索 引 号 SM11101-0100-2021-00005 文号 尤政办〔2021〕13号
发布机构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4-06
标题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内容概述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索 引 号 SM11101-0100-2021-00005
文号 尤政办〔2021〕13号
发布机构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4-06
标题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内容概述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
有效性 有效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13 15:44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省市属有关单位: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6日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两茶”特色产业,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尤溪篇章,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财政增税,推进我县乡村产业振兴赋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对三明、对尤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农为首”不动摇,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提质量、创机制、打品牌、促增收”工作思路,全力实施“235”“两茶”产业发展工程(“2”即打造茶叶、油茶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即争创中国红茶、绿茶、油茶之乡,“5”即实施“两茶”基地标准示范、加工规范提升、品牌培育打造、市场宣传推介、文化挖掘塑造工程),把尤溪茶叶、油茶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加强“两茶”工作机制建设,完成“两茶”产业规划和技术规范制定;确立“当家”品种及其生产加工茶类;“尤溪人喝尤溪茶、尤溪人卖尤溪茶、尤溪人推尤溪茶”氛围初步形成;加强与院校及专家合作,改进提升茶园管理和制茶工艺技术。建立一批“两茶”丰产栽培示范基地,确立一批加工销售一体化示范企业,建设“两茶”展示体验馆和台溪茶叶一条街。

  到2022年,完成《尤溪绿茶》《尤溪红茶》《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地方标准修订;形成尤溪特色的茶叶、油茶公共品牌,实现“两茶”品牌品种10个以上;建设“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100个以上,促进达标生产依法取得SC证书6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为2家、2家、7家、14家以上。

  到2023年,尤溪“两茶”历史文化得到挖掘;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以上,油茶面积达28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园40个面积1万亩以上、三产融合示范基地5个。在全国主要城市设专营店30家,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实现“两茶”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两茶”基地标准示范工程 

  1.建设生态茶园。按照生态茶园标准建设高标准基地,做到“良种+良法”;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要求,进一步改善茶园生态条件,推广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每年规划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5000亩以上,通过综合施治,建设一批丰产、生态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夯实油茶产业发展基础。突出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现代生产模式,建立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推广简便、易学、管用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经营集约水平。在全县建设“两茶”生产示范基地9个(其中茶叶5个、油茶4个,三产融合示范基地5个),乡镇建立“两茶”示范片(户)25片以上(其中茶叶12片、油茶13片)。

  2.强化品种改良。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成优势明显的“两茶品种”。在茶叶种植上,要大力推广种植梅占、金牡丹、黄玫瑰等良种,把梅占培育成我县茶叶的“当家”品种,为打造“尤溪味”奠定良好基础;在油茶种植上,要大力推广种植闽43、闽48、闽60和当地龙眼茶等油茶品种,做好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建设。做好“两茶”优质种质资源选育扩繁建成独特的“两茶”品种,保护和繁育推广汤川苦竹茶、湆头山仙茶、明山圣王茶、华口水仙茶等当地名优种质资源,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叶品质,突显尤溪茶叶独特性;选育扩繁红皮糙果茶(大梨茶)、小果油茶,提升油茶品质。建立茶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2个,茶叶良种率达96%以上;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1个,油茶良种率达99%以上。

  3.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基地道路、蓄水池、滴(喷)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耕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益。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全面禁止在茶园及其周边区域内使用除草剂,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实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减少化肥及化学农药使用量,逐步实现全县茶叶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全覆盖。普及推广现代设施,结合茶园宜机化改造、施肥、中耕、修剪、植保、采摘等生产实际,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农具使用,着力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实施“两茶”加工规范提升工程 

  1.建立标准体系。推进《尤溪红茶》《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让标准涵盖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和管理等各环节,规范尤溪红茶、绿茶、茶籽油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依法实施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监管,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建设“两茶”“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100个以上(其中茶叶70个、油茶30个)。

  2.提升加工水平。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淘汰、改造一批茶叶小作坊,新建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建立茶原料仓储、发酵、加工不落地制度,净化周边环境。督促规模厂家配备安检设施,主动参与对原料基地的安全生产监管,对茶叶、茶籽原料及产品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予收购加工。引导加工企业积极申报SC取证,使SC取证企业成为“两茶”生产加工的主体;推进台溪乡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培育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企业取得SC证书60家以上(其中茶叶每年新增10家、油茶每年新增2家)。

  3.推进精深加工。加大“两茶”精深产品研发力度,研究挖掘“两茶”功能性成分营养保健功效,积极引进和鼓励企业投资开发提取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有效成分,发展茶食品、饮料、日用品和保健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推进华达茶叶建设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落地生产,促进沈郎公司、芳香园公司有机茶籽油及其保健、洗护系列产品加工项目达产生产。培育“匠心”,鼓励传承创新,激励茶叶、油茶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不断提升茶叶、油茶加工水平,推进制茶工艺提升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精深加工企业4家,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20人。

  (三)实施“两茶”品牌培育打造工程 

  1.培育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示范户培育成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培养成合作社,带领小农户走合作社生产经营路子。鼓励小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采取“公司+基地”“公司+企业联合社+农民利益激励”“村级组织+区域茶企联合+社会化绿色防控”等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不断增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组织性、规范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大力培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品牌较突出、标准化程度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有序开展县级龙头企业评选。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带动“两茶”产业推进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实现“两茶”品牌建设1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为2家、2家、7家、14家以上。

  2.打造公共品牌。根据尤溪地域特色,按照设计新颖独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及易看、易懂、易记的原则,通过有奖征集、专家评选、多方征求意见,确定尤溪县茶叶、油茶公用品牌商标名称及LOGO。加强公共品牌管理和保护使用,推进“尤溪红”“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的授权使用,完善商标授权使用准入门槛和监管机制,实行商标授权动态管理。“两茶”企业要共同推广公共品牌,将公共品牌使用作为企业享有项目补助的必要条件。支持茶企开展自身品牌与公共品牌相结合的宣传推介。做好公共品牌经营,授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加大投入,高效运作,切实提高公共品牌价值和品牌知名度。

  3.促进融合发展。加强茶旅融合,结合“我家在景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鼓励旅游观光与“两茶”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开发茶叶、油茶生产加工全过程与茶园(厂区)风光、手工制作、特色饮食相结合的“两茶”文化特色旅游,带动周边的茶园、茶企、茶庄园发展。加强与景区融合,鼓励在各景区设立尤溪茶叶、油茶品牌推介点,滚动播出与尤溪“两茶”有关的微电影、宣传片等,让游客了解、体验尤溪茶叶、油茶产品。要加强与朱子文化融合,做亮“千年古县、朱子故里”文化名片,用好朱子文化园和“朱熹祭典”等平台,积极打造“两茶”文化与浓厚的朱子特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增强“两茶”公共品牌历史文化内涵。

  (四)实施“两茶”市场宣传推介工程 

  1.做好精准定位。要生产大众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尤溪红和尤溪绿茶,大力开发生产我县茶叶“当家”品种,鼓励企业开发尤溪四大古名茶和特色茶叶,生产高端茶叶产品,提升尤溪茶叶品位。尤溪油茶要以开发生产中高端产品为主,科学分析市场前景,合理定位销售对象;要加强红皮糙果茶(大梨茶)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尤溪油茶高端产品的独特性。要注重产品功能拓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拓展以茶叶、油茶为原料的美容、养生、药用产品。要强化企业“两茶”产品包装设计指导,推进包装实用化、精细化、创意化、特色化,在满足原层面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开拓不同层面的消费市场。

  2.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尤溪红”“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武夷山)茶叶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及有关茶叶、茶油推介会等省内外展示展销活动。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在北京马连道茶叶交易市场(或春秋季茶博会)、福州市三坊七巷光禄吟台等茶叶集散重要平台,举办尤溪茶叶、油茶专场推介会,不断提高尤溪生态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实行多样营销。培育省、市、县机关干部消费群体,县内机关单位及干部职工要带头开展“尤溪人喝尤溪茶、尤溪人卖尤溪茶、尤溪人推尤溪茶”活动,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县、乡(镇)机关干部喝、品、讲尤溪茶叶、油茶产品的能力,并积极向省、市机关推荐尤溪茶(油茶);发挥工会作用,鼓励干部职工消费“两茶”公共品牌产品。由县工商联牵头,向县内企业积极宣传推广尤溪茶(油茶),积极发挥尤溪驻外商会作用,使其成为宣传推荐尤溪茶(油茶)的展示窗口;由县文旅局牵头,鼓励县内二星级以上宾馆在客房免费提供两泡“尤溪红”“尤溪绿茶”,鼓励餐饮业开发推介“尤溪茶籽油”菜系,进一步创新营销路径。大力培育营销公司,通过在外商会等渠道发掘培养“两茶”销售人才,开拓全国茶叶市场,对每年评上我县十大品牌的“两茶”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国内城市设立主营店销售“两茶”产品,鼓励企业在国内外电商主流平台营销尤溪“两茶”产品。

  (五)实施“两茶”文化挖掘塑造工程 

  1.挖掘文化内涵。组建专门团队,查找收集“两茶”历史记载,收集整理“两茶”的礼仪文化、食用文化、药用文化等,深入挖掘尤溪“两茶”历史文化,并编撰出版尤溪“两茶”历史文化、栽培制作规范和品鉴方法的书籍,填补“两茶”文化空白。全力培育“两茶”文化,持续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选编“两茶”文创产品、选推尤溪“两茶”形象代言人、编写茶歌、编排茶舞,组建茶艺表演队,组织茶艺表演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以尤溪“两茶”产业为主题的文学、书法、摄影等大赛,丰富“两茶”文化内涵,增添“两茶”文化魅力。创新发展“两茶”文化,注重茶叶、油茶与养生、文化、古法制作及名人概念相互融合,注重茶叶、油茶作为“有机、绿色”概念开发利用,注重“两茶”文化在产品上的植入应用,采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油茶林认养、休闲经营模式,利用“淘宝”、微信等商务平台开展茶叶、油茶系列产品推介和销售,拓宽油茶产品销售渠道。

  2.开展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斗茶会,经常性组织县内茶企、茶农开展斗茶活动,鼓励乡镇、村或加工集中区组织开展斗茶活动,特别是针对用“梅占”所生产的红茶、绿茶开展不同季节的斗茶会,通过有组织的斗茶活动,提高制茶水平,找出“尤溪味”。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以及海峡两岸茶叶鉴评会,每年举办尤溪县茶叶鉴评会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茶企、茶农产好茶,不断提升尤溪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结合“朱熹祭典”,开展茶叶鉴评会、斗茶会、产品推介会、“两茶”文化论坛等活动,以发展“两茶”经济、提升“两茶”品牌、传承“两茶”文化为目的,举办内容丰富、文化独特的“两茶”文化节活动,进一步塑造“两茶”文化,推广“两茶”品牌。

  3.建设文化载体。对茶乡小镇——清溪街道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建设集销售茶叶、茶具用品、茶生产资料和服务茶农、茶企、茶商等为内容的茶文化仿古一条街。在紫阳公园建设“两茶”文化展示馆,展示尤溪“两茶”历史文化、礼仪文化、食用文化、药用文化、养生文化和古法加工技艺,把“两茶”文化展示馆建成紫阳公园的重要补充。提升闽中茶城,对茶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补齐服务“两茶”功能,逐步淘汰“非茶”元素,打造一座集茶叶集散、茶事活动、技术培训、“两茶”展示展销为一体的茶城;加快台溪乡、坂面镇等主要产地的茶青、茶叶、茶油交易市场建设,建立规范质量监管、服务产业提升的平台,促进“两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尤溪县“两茶”工作小组,组建“两茶”工作专班(详见附件1),着力推进“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乡镇要加强对“两茶”产业工作的领导,组建专门工作团队,抓紧抓好“两茶”产业发展工作。建立“两茶”产业发展顾问团,发挥“两茶”行业协会作用,助力两茶”产业发展。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周汇总、月例会、季通报”工作机制。原则上每周对“两茶”工作进度进行汇总;每月末召开例会,总结分析全县“两茶”产业发展态势,研究相关政策举措,协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每季度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三)强化政策保障。以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三明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为契机,各相关单位要积极策划生成“两茶”产业发展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两茶”产业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用于“两茶”产业发展。引导金融部门对“两茶”种植改造、厂房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等给予贷款支持。

  (四)落实科技支撑。培育制茶师、评茶师、茶艺师、营销人员等本土人才以及“两茶”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岗位能手、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完善“两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推动科技特派员在“两茶”产业链各环节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融合,争取科技项目,引进科研院校技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严格督查考评。将“两茶”产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保障“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各责任单位要制定项目实施清单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实施情况列入相关乡镇年度绩效考评。

  附件:1.尤溪县“两茶”工作小组

  2.2021年度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项目任务表

  3.2021—2023年度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省市属有关单位: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6日

  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两茶”特色产业,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尤溪篇章,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财政增税,推进我县乡村产业振兴赋能,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对三明、对尤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农为首”不动摇,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提质量、创机制、打品牌、促增收”工作思路,全力实施“235”“两茶”产业发展工程(“2”即打造茶叶、油茶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即争创中国红茶、绿茶、油茶之乡,“5”即实施“两茶”基地标准示范、加工规范提升、品牌培育打造、市场宣传推介、文化挖掘塑造工程),把尤溪茶叶、油茶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二、目标任务

  到2021年底,加强“两茶”工作机制建设,完成“两茶”产业规划和技术规范制定;确立“当家”品种及其生产加工茶类;“尤溪人喝尤溪茶、尤溪人卖尤溪茶、尤溪人推尤溪茶”氛围初步形成;加强与院校及专家合作,改进提升茶园管理和制茶工艺技术。建立一批“两茶”丰产栽培示范基地,确立一批加工销售一体化示范企业,建设“两茶”展示体验馆和台溪茶叶一条街。

  到2022年,完成《尤溪绿茶》《尤溪红茶》《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地方标准修订;形成尤溪特色的茶叶、油茶公共品牌,实现“两茶”品牌品种10个以上;建设“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100个以上,促进达标生产依法取得SC证书6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为2家、2家、7家、14家以上。

  到2023年,尤溪“两茶”历史文化得到挖掘;全县茶园面积达10万亩以上,油茶面积达28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园40个面积1万亩以上、三产融合示范基地5个。在全国主要城市设专营店30家,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实现“两茶”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两茶”基地标准示范工程 

  1.建设生态茶园。按照生态茶园标准建设高标准基地,做到“良种+良法”;按“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要求,进一步改善茶园生态条件,推广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每年规划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5000亩以上,通过综合施治,建设一批丰产、生态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夯实油茶产业发展基础。突出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企业+基地”“企业+农户(合作社)”的现代生产模式,建立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推广简便、易学、管用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经营集约水平。在全县建设“两茶”生产示范基地9个(其中茶叶5个、油茶4个,三产融合示范基地5个),乡镇建立“两茶”示范片(户)25片以上(其中茶叶12片、油茶13片)。

  2.强化品种改良。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成优势明显的“两茶品种”。在茶叶种植上,要大力推广种植梅占、金牡丹、黄玫瑰等良种,把梅占培育成我县茶叶的“当家”品种,为打造“尤溪味”奠定良好基础;在油茶种植上,要大力推广种植闽43、闽48、闽60和当地龙眼茶等油茶品种,做好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建设。做好“两茶”优质种质资源选育扩繁建成独特的“两茶”品种,保护和繁育推广汤川苦竹茶、湆头山仙茶、明山圣王茶、华口水仙茶等当地名优种质资源,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叶品质,突显尤溪茶叶独特性;选育扩繁红皮糙果茶(大梨茶)、小果油茶,提升油茶品质。建立茶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2个,茶叶良种率达96%以上;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和繁育基地1个,油茶良种率达99%以上。

  3.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基地道路、蓄水池、滴(喷)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耕作条件,提高生产效益。加强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投入品的监管和规范使用,全面禁止在茶园及其周边区域内使用除草剂,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实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减少化肥及化学农药使用量,逐步实现全县茶叶种植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全覆盖。普及推广现代设施,结合茶园宜机化改造、施肥、中耕、修剪、植保、采摘等生产实际,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农具使用,着力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实施“两茶”加工规范提升工程 

  1.建立标准体系。推进《尤溪红茶》《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让标准涵盖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和管理等各环节,规范尤溪红茶、绿茶、茶籽油生产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依法实施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监管,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建设“两茶”“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100个以上(其中茶叶70个、油茶30个)。

  2.提升加工水平。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淘汰、改造一批茶叶小作坊,新建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建立茶原料仓储、发酵、加工不落地制度,净化周边环境。督促规模厂家配备安检设施,主动参与对原料基地的安全生产监管,对茶叶、茶籽原料及产品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予收购加工。引导加工企业积极申报SC取证,使SC取证企业成为“两茶”生产加工的主体;推进台溪乡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培育一批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企业取得SC证书60家以上(其中茶叶每年新增10家、油茶每年新增2家)。

  3.推进精深加工。加大“两茶”精深产品研发力度,研究挖掘“两茶”功能性成分营养保健功效,积极引进和鼓励企业投资开发提取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有效成分,发展茶食品、饮料、日用品和保健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推进华达茶叶建设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茶叶精深加工项目落地生产,促进沈郎公司、芳香园公司有机茶籽油及其保健、洗护系列产品加工项目达产生产。培育“匠心”,鼓励传承创新,激励茶叶、油茶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不断提升茶叶、油茶加工水平,推进制茶工艺提升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精深加工企业4家,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20人。

  (三)实施“两茶”品牌培育打造工程 

  1.培育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示范户培育成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培养成合作社,带领小农户走合作社生产经营路子。鼓励小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组建产业联合体,采取“公司+基地”“公司+企业联合社+农民利益激励”“村级组织+区域茶企联合+社会化绿色防控”等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机制,不断增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组织性、规范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大力培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产品品牌,重点扶持品牌较突出、标准化程度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有序开展县级龙头企业评选。通过龙头企业培育,带动“两茶”产业推进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实现“两茶”品牌建设1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为2家、2家、7家、14家以上。

  2.打造公共品牌。根据尤溪地域特色,按照设计新颖独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及易看、易懂、易记的原则,通过有奖征集、专家评选、多方征求意见,确定尤溪县茶叶、油茶公用品牌商标名称及LOGO。加强公共品牌管理和保护使用,推进“尤溪红”“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产品的授权使用,完善商标授权使用准入门槛和监管机制,实行商标授权动态管理。“两茶”企业要共同推广公共品牌,将公共品牌使用作为企业享有项目补助的必要条件。支持茶企开展自身品牌与公共品牌相结合的宣传推介。做好公共品牌经营,授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加大投入,高效运作,切实提高公共品牌价值和品牌知名度。

  3.促进融合发展。加强茶旅融合,结合“我家在景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鼓励旅游观光与“两茶”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开发茶叶、油茶生产加工全过程与茶园(厂区)风光、手工制作、特色饮食相结合的“两茶”文化特色旅游,带动周边的茶园、茶企、茶庄园发展。加强与景区融合,鼓励在各景区设立尤溪茶叶、油茶品牌推介点,滚动播出与尤溪“两茶”有关的微电影、宣传片等,让游客了解、体验尤溪茶叶、油茶产品。要加强与朱子文化融合,做亮“千年古县、朱子故里”文化名片,用好朱子文化园和“朱熹祭典”等平台,积极打造“两茶”文化与浓厚的朱子特色文化资源融合发展,增强“两茶”公共品牌历史文化内涵。

  (四)实施“两茶”市场宣传推介工程 

  1.做好精准定位。要生产大众化、精品化、品牌化的尤溪红和尤溪绿茶,大力开发生产我县茶叶“当家”品种,鼓励企业开发尤溪四大古名茶和特色茶叶,生产高端茶叶产品,提升尤溪茶叶品位。尤溪油茶要以开发生产中高端产品为主,科学分析市场前景,合理定位销售对象;要加强红皮糙果茶(大梨茶)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尤溪油茶高端产品的独特性。要注重产品功能拓展,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拓展以茶叶、油茶为原料的美容、养生、药用产品。要强化企业“两茶”产品包装设计指导,推进包装实用化、精细化、创意化、特色化,在满足原层面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开拓不同层面的消费市场。

  2.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尤溪红”“尤溪绿茶”“尤溪茶籽油”公用品牌的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武夷山)茶叶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及有关茶叶、茶油推介会等省内外展示展销活动。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在北京马连道茶叶交易市场(或春秋季茶博会)、福州市三坊七巷光禄吟台等茶叶集散重要平台,举办尤溪茶叶、油茶专场推介会,不断提高尤溪生态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实行多样营销。培育省、市、县机关干部消费群体,县内机关单位及干部职工要带头开展“尤溪人喝尤溪茶、尤溪人卖尤溪茶、尤溪人推尤溪茶”活动,通过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县、乡(镇)机关干部喝、品、讲尤溪茶叶、油茶产品的能力,并积极向省、市机关推荐尤溪茶(油茶);发挥工会作用,鼓励干部职工消费“两茶”公共品牌产品。由县工商联牵头,向县内企业积极宣传推广尤溪茶(油茶),积极发挥尤溪驻外商会作用,使其成为宣传推荐尤溪茶(油茶)的展示窗口;由县文旅局牵头,鼓励县内二星级以上宾馆在客房免费提供两泡“尤溪红”“尤溪绿茶”,鼓励餐饮业开发推介“尤溪茶籽油”菜系,进一步创新营销路径。大力培育营销公司,通过在外商会等渠道发掘培养“两茶”销售人才,开拓全国茶叶市场,对每年评上我县十大品牌的“两茶”产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国内城市设立主营店销售“两茶”产品,鼓励企业在国内外电商主流平台营销尤溪“两茶”产品。

  (五)实施“两茶”文化挖掘塑造工程 

  1.挖掘文化内涵。组建专门团队,查找收集“两茶”历史记载,收集整理“两茶”的礼仪文化、食用文化、药用文化等,深入挖掘尤溪“两茶”历史文化,并编撰出版尤溪“两茶”历史文化、栽培制作规范和品鉴方法的书籍,填补“两茶”文化空白。全力培育“两茶”文化,持续评选制茶大师和古法加工传承人,选编“两茶”文创产品、选推尤溪“两茶”形象代言人、编写茶歌、编排茶舞,组建茶艺表演队,组织茶艺表演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以尤溪“两茶”产业为主题的文学、书法、摄影等大赛,丰富“两茶”文化内涵,增添“两茶”文化魅力。创新发展“两茶”文化,注重茶叶、油茶与养生、文化、古法制作及名人概念相互融合,注重茶叶、油茶作为“有机、绿色”概念开发利用,注重“两茶”文化在产品上的植入应用,采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油茶林认养、休闲经营模式,利用“淘宝”、微信等商务平台开展茶叶、油茶系列产品推介和销售,拓宽油茶产品销售渠道。

  2.开展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斗茶会,经常性组织县内茶企、茶农开展斗茶活动,鼓励乡镇、村或加工集中区组织开展斗茶活动,特别是针对用“梅占”所生产的红茶、绿茶开展不同季节的斗茶会,通过有组织的斗茶活动,提高制茶水平,找出“尤溪味”。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以及海峡两岸茶叶鉴评会,每年举办尤溪县茶叶鉴评会活动,通过活动促进茶企、茶农产好茶,不断提升尤溪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结合“朱熹祭典”,开展茶叶鉴评会、斗茶会、产品推介会、“两茶”文化论坛等活动,以发展“两茶”经济、提升“两茶”品牌、传承“两茶”文化为目的,举办内容丰富、文化独特的“两茶”文化节活动,进一步塑造“两茶”文化,推广“两茶”品牌。

  3.建设文化载体。对茶乡小镇——清溪街道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建设集销售茶叶、茶具用品、茶生产资料和服务茶农、茶企、茶商等为内容的茶文化仿古一条街。在紫阳公园建设“两茶”文化展示馆,展示尤溪“两茶”历史文化、礼仪文化、食用文化、药用文化、养生文化和古法加工技艺,把“两茶”文化展示馆建成紫阳公园的重要补充。提升闽中茶城,对茶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补齐服务“两茶”功能,逐步淘汰“非茶”元素,打造一座集茶叶集散、茶事活动、技术培训、“两茶”展示展销为一体的茶城;加快台溪乡、坂面镇等主要产地的茶青、茶叶、茶油交易市场建设,建立规范质量监管、服务产业提升的平台,促进“两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尤溪县“两茶”工作小组,组建“两茶”工作专班(详见附件1),着力推进“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乡镇要加强对“两茶”产业工作的领导,组建专门工作团队,抓紧抓好“两茶”产业发展工作。建立“两茶”产业发展顾问团,发挥“两茶”行业协会作用,助力两茶”产业发展。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周汇总、月例会、季通报”工作机制。原则上每周对“两茶”工作进度进行汇总;每月末召开例会,总结分析全县“两茶”产业发展态势,研究相关政策举措,协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每季度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推进情况进行通报。

  (三)强化政策保障。以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三明推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为契机,各相关单位要积极策划生成“两茶”产业发展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两茶”产业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用于“两茶”产业发展。引导金融部门对“两茶”种植改造、厂房建设、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等给予贷款支持。

  (四)落实科技支撑。培育制茶师、评茶师、茶艺师、营销人员等本土人才以及“两茶”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岗位能手、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完善“两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推动科技特派员在“两茶”产业链各环节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融合,争取科技项目,引进科研院校技术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严格督查考评。将“两茶”产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保障“两茶”产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各责任单位要制定项目实施清单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主体,实施情况列入相关乡镇年度绩效考评。

  附件:1.尤溪县“两茶”工作小组

  2.2021年度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项目任务表

  3.2021—2023年度尤溪县“两茶”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