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7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黄建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干部村级财务方面业务培训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切实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升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县里非常重视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电算化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并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主要是:
一是强化建章立制。为了促进资金合理使用、财务规范透明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推动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治标到治本,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去年以来,县乡先后印发《进一步加强村集体现金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台账管理工作的通知》《尤溪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尤溪县村集体代理会计管理办法(试行)》《尤溪县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四立一督”工作机制(试行)》《尤溪县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等文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强化专项培训。近年来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定期开展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系统讲解最新的财经法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等,开展案例分析与警示教育,让村干部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提高业务素质,确保财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2024年以来我局会同县纪委监委等召开全县“三资”专项培训会11次。如,7月30日会同信用联社共同举办由乡镇经管站长、会计服务中心主任及乡镇代理会计共50多人参与的业务培训会。7月29日-8月20日,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举办5期由全县村党支部书记、报账员、代理会计近529人参加的业务培训班。10月17日,以视频形式对乡镇经管站长、产权交易服务站负责人及村业务人员等共316人开展产权等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村干部业务素质和财务监管能力。
三是强化非现金结算。从2024年7月起,在全县推行村集体财务收支非现金结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县251个村全部开通村务卡和收款二维码,实现银行转账、二维码缴存或村务卡等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取消村级备用金,应用信用社新的“三资”管理系统,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和使用县统一设置的一、二级会计科目,进行账务核算。截至3月31日,村集体使用二维码收款2011笔共345.38万元;村务卡支付282笔共7.82万元,通过银农直联转账 472笔共 315.38万元。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为配齐配强“三资”监管工作力量,县委常委会专门听取经管队伍建设情况汇报,进一步充实县级队伍,调整充实县经管人员6名,分别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组,加强对经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改革镇村队伍,全面解决乡镇经管“一人站”问题,向社会公开招聘27名村级代理会计,进一步稳定代理会计和村级报账员队伍,有力地保障县、乡、村三级农经队伍建设,破解“三资”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
五是强化网上公开。全力推进村集体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债权债务和经济合同要素信息,录入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进行网上公开。目前,已完成村级财务收支统计简表、村级财务公开图片上传;录入经济合同1539份。规范村级票据在小微平台公示,已公示支出票据12759张,金额1.44亿元,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
六是强化产权交易。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四立一督”工作机制要求,成立尤溪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将一定标的额的农村产权纳入交易范围,按照“六统一”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系统,简化交易流程,创新推出农村小微工程反向竞价交易模式等,做到“应进必进,应进全进”,防止了围标、串标、低价包、权力包、人情包等问题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实现了监管全程化和交易过程可视化追溯等来助推村财增收。平台运行以来,县产权流转服务平台累计交易标的268宗,成交189宗,总体成交率70.52%,成交总金额为5809.25万元,平均溢价率为16.19%,实现溢价增收和节约资金累计940.72万元。
非常感谢您对尤溪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领导署名:
承 办 人:林宜连,联系电话:6323052
落实情况:基本解决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