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聚沈城 喜迎再生稻丰收
8月7日,正值炎夏酷暑,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钱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涛,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等15位专家齐聚尤溪,对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的“内10优7185”、“榕夏两优676”再生稻示范片头季产量进行测产验收。
红日初升,院士、专家一行15人到麻洋村再生稻示范片,对两个品种示范片按“好、中、差”各定4坵田进行实割、丈量面积、稻谷称重、测晒干率,最后计算亩产量,结果135亩的“内10优7185”示范片加权平均亩产866.31公斤,180亩的“榕夏两优676”示范片加权平均亩产862.44公斤。
麻洋村连续24年承担省农科院再生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再生季曾3次刷新世界纪录。翟虎渠院长是再生稻头季收割时,再生芽“抽完一根烟、长出一公分”的最早见证人。再生稻是一次种植两次收获的水稻,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收一季的水稻。
院士、专家齐聚沈城,是对尤溪再生稻的认可和鞭策。发展再生稻是确保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尤溪县农业技术推站 陈丽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