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尤溪的传说

日期:2012-04-09 00:00 来源:朱子文化研究会
| | | |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和文学家。出生于福建省尤溪县的溪南郑氏馆舍,在这里度过了七年快乐的孩童时光。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幼年时期在尤溪生活的七年里就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些故事记载在明刻本《紫阳朱氏建安谱》中,有些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尤溪县分卷》里有着详细的叙述,有些事件在正史《宋史·朱熹传》中也有刊载等等。直到今天这些故事仍在尤溪民间广泛地流传着。

(一)喜火兆毓七星儿

据明木刻孤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文公年谱》记载:“是年九月十五日,生公于延平尤溪郑氏寓舍。婺源井出赤虹三日,面侧生七点,人并称异。”朱熹祖籍地婺源井出彩虹之说,从朱松出生时就说连续几天从井中升腾起白色气体,惊动了四乡八里,纷纷猜度着朱家将来必有贵人出现。而到朱熹诞生的前几日,则冒出彩虹般的紫色气体,预示着“紫阳先生”的诞生,则富有传奇色彩。除此之外,各地发现的朱熹画像,包括朱熹的自画像以及崖刻画像等,其脸侧也都有七痣,就是说,朱熹右脸侧生七点痣是肯定的了。

至于有关天生异象之说,因为历史人物已时过境迁,具体史实业已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依靠史料来佐证。譬如关于朱熹在尤溪的出生,也有一些个美丽的传说。据民国《尤溪县志》图载:尤溪县城关南北向各有一座山,南向的山势呈“公”字,被称为公山,而北向的山势恰好呈“文”字,被称之为文山。就在朱熹出生的前一天傍晚,“文”“公”二山突然同时起火,火势呈现“文”“公”二字。在水南郑安道的别墅居住的朱松夫妇,见了都为之称奇。朱松感叹道:“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交午时分,正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松的夫人祝氏临盆,生下了他们的第三子朱熹,“文山”与“公山”突起的大火,就成为朱熹出生的喜兆,人们都称其为“喜火”。朱松便以文公二山的奇火,为小儿取名“熹”,乃“喜火”二字的结合。因为尤溪人尊重朱熹,又有文公二山喜火的吉兆,便尊称朱熹为“朱文公”。这是“文公”称谓的主要根据和来源之一。另一说,到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宋廷无奈之下,与金国订立《嘉定和议》,朱熹死敌韩侂胄被诱杀,皇帝下诏赐予朱熹“遗表恩泽”,谥号“文”,因而后人尊称朱熹为“朱文公”。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历史资料为据,但“文公”的起始称谓当为皇帝谥号时开始无疑。

至于朱熹乳名“沈郎”“沋郎”之来历,历来颇多争议。一说尤溪县唐代前叫“沈溪”,到五代十国时避王审知讳去水为冘(音尤)叫“冘溪”,因朱熹出生在沈城,故小名叫“沈郎”。由此,沈郎说法广泛被尤溪人所接受。实际上自山洞酋长高伏向唐朝官员献上尤溪版图时,就已经是沋溪了。另一说,据城关儒林里张氏木刻族谱对照,因明清之前的志书刻本,“沋”字作“ ”,“沈”亦作“ ”,与“沈”的繁体字“瀋”字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从字的外形上来看,“ ”与“ ”字写法极为相似,所以有可能本就是同一个字。由此,尤溪本就是沋溪。另一说,因为朱熹诞生在沋溪河畔,朱松便想到了西汉辞赋家枚乘写的《七发》中的句子“沋沋湲湲、蒲伏连延”,其意境是先有延平府,沋溪本是延平属县,朱熹出生在沋溪,故为之取乳名“沋郎”。这也是当今朱子学研究专家束景南先生《朱子大传》中的观点。

按照尤溪当时风俗,尤其男孩子出生时,周围邻居和亲戚朋友都会纷纷前来祝贺。这时主人要准备两个煎蛋,用滚烫的红酒冲满一碗,香气四溢,满屋芳香,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蛋下酒”,官家则把这种习俗称着“汤饼会”,赋予它典雅的文化气息。是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晚,别墅主人郑安道获悉朱松喜添娇儿,便前往道贺。他们谈笑风生,把盏换杯,直喝得诗兴大发,连续吟出了《朱乔年尉公举男往贺赋赠二首》道贺诗:“今宵汤饼会,满座桂香来。圆月飞金镜,流霞换玉杯。……老夫歌既醉,柱杖月中还”。(民国《尤溪县志》卷十艺文)其中的“汤饼”就是我们尤溪民俗中的尤溪家酿红酒和“煎蛋”,即“蛋下酒”。农历九月十七这天,朱家要举行三朝“洗儿宴会”,当地俗称“洗三旦”,邻里宾朋云集朱家,贺喜的送礼的络绎不绝,都想一睹襁褓中的小朱熹。当大家发现朱熹右脸上的七星痣时,都露出惊奇的神色,一致称赞小朱熹长大之后,一定成为一代奇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朱松在高兴之余,难免对小朱熹的未来,充满着矛盾的忧虑和期待,他也在宴会中吟下了《洗儿二首》: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

有子添丁助征戌,肯令辛苦更冠儒?

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掀须。

厌兵已识天公意,不忍回头更指渠。

(《南溪书院志》卷三)

小朱熹面生七痣的消息不胫而传,随后就有堪舆先生和谶纬家为之附会。他们甚至诠释说:绍圣四年朱松出生时,婺源南街朱氏故宅的古井忽然白气如云经久不散,如今他这个三子在尤溪出生前三天,远在千里之外的这口古井,又忽然紫气如虹,预告着“紫阳先生”谪落人间。还有人说:朱熹“脸上的七颗黑痣,排列成北斗七星的样子,预示着孩子将来要成为理学泰斗。”更有人引证说:“孔子当年诞生时,身上也长有奇异的黑痣,近看像昴星,远看似斗星一样,沋郎就是第二个孔子。”后来,传说和附会得越来越神奇,说是笃信地理术数的朱松,就在沋郎出生后不久,就请过一位山人为朱家算命,山人说:“富也如此,贵也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段话记载在元末明初人蒋一葵的《尧山堂外记》里。

附会也罢,幸而言中也罢,总之,沋郎面生七痣的事实是存在的。据明刻本《紫阳朱氏建安谱·文公年谱》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九月朱子生,是年九月十五日生公于延平尤溪郑氏寓舍,婺源井赤虹三日,面侧生七点,人并称异。”在《南溪书院志》蔡觉轩作《文公年谱大略》也记载:“……婺源井出赤虹三日,面侧生七痣,人并称异。韦斋命名 郎,以尤溪旧名 溪也,旋改名十二郎。”又据今存朱熹绍熙四年对镜画像石刻,面右画黑痣7颗。依此看来,朱熹面生七痣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四岁灵童问天物

在清《南溪书院志·年谱》记载:朱熹四岁时,“吏部指天示曰:‘天也’;问曰‘天之上何物?’吏部异之。”这就是著名“朱子问天”故事的由来。据记载,绍兴三年(1133)初夏间,赋闲在尤溪郑氏馆舍的朱松,除了在南溪书院教授几个当地私塾生员外,他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教育小朱熹身上。朱松因在家闲来无事,便时常带着小朱熹在溪南馆的院子走动。有一天,朱松牵着儿子的手在院子里走着,看到那湛蓝的天空顺口告诉小朱熹:“此天也。”可此时的小朱熹居然说了一句令朱松怎么也想不到的话:“天之上为何物?”令朱松大为惊讶,却又无言以对。约在五六月间,经福州守胡世将的举荐,朱松带着弟弟朱槹南下石井镇赴任,当一名监税小官。为此,时时感到抑郁不得志,以致再次投书胡世将,抱怨“厌鱼盐之琐碎”,想早日“解归鞍”。第二年的中秋,朱松因家人远在尤溪,本想酌酒赏月,但没有膝下承欢。现实的境遇,使得他浮想联翩。在这月圆之夜,也许尤溪的“痴儿”还在追问要看月亮上的蛙兔呢!他当即泼墨挥毫,写下了一首《中秋赏月》的长诗:

去年中秋雨,野芦凄薄寒。惊尘暗一方,客枕那得安!

起呼对床弟,揽衣步蹒跚。握手仰叹息,宇宙何时宽。

今秋中秋月,并海窥涛澜。坐看郁蓝天,忽涌白玉盘。

亦复取樽酒,承颜有余欢?天涯等牢落,世路方艰难。

且遵秉烛语,毋为泣河叹。停杯玩飞辙,河汉静不湍。

痴儿亦不眠,苦觅蛙兔看。

(《韦斋集》卷三 《尤溪县志》艺文)

“朱子问天”的故事,见诸于正野史,所不同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正所谓幼有所思,长有所为。小时候的朱熹便对天文现象非常注意观测,长大成人后,更加注重理论总结,提出了许多闪光的天文思想。为后世天文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因此,他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绍兴四年三月,朱松经泉州守谢克家的举荐,离开石井镇回到尤溪,准备带着朱熹入都应事。至秋间,以洋洋几千言的“中兴难易先后”之说,被朝廷看重,授予秘书省正字,循左从政郎。但因朱松的母亲在尤溪去世了,朱松便带上家人又回到了尤溪,为母亲守孝三年,又失去了一次当官的机会。

(三)铭记《孝经》在心中

 

《孝经》是十三经中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书,它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将孝道的各个方面都讲得淋漓透彻,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朱松这位士大夫的家教中,当作为教育的首选。《文公年谱》中有这样的记载:“绍兴四年甲寅,公五岁始入小学……绍兴七年丁巳,公八岁通孝经大义,书其上曰‘若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五岁便入小学,开始读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孝经》。在读书的过程了,朱熹深深的领会到了《孝经》的内涵,从小立志要按《孝经》上所说的去做。至八岁,他在《孝经》额首写下了这一句话,表明了已知晓《孝经》的大意。除了听闻和识字外,“孝”便成为他启蒙阶段所接受的最初最基础知识。当然,纵观朱熹一生,他也正是遵从了《孝经》的内容去做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朱熹留给后人的《朱子家训》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子之所贵者,孝也”。《小学》为中国旧时的儿童教学课本,朱熹、刘子澄编录符合封建道德的言行,共六卷,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古》;外篇包括《嘉言》和《善行》。其中,强调在小学阶段立教和明伦都是最重要的。他规定孩童15岁以前读“小学”,之后读“大学”。朱熹自身的“小学”教育,比一般人早,到朱熹11岁秋后,朱松举家来到建瓯,住城南环溪精舍,他便随着父亲家学,此时开始习作诗文,学业大有长进,这是比较特殊的。据《家谱》记载,从绍兴四年(1134)八月朱熹的祖母程氏在尤溪去世,按古制朱松应为母守孝三年,且不能担任任何职务。由此可见,朱松带着朱熹在尤溪守孝的时间为绍兴四(1134年)年至绍兴七年(1137年),这就证明了《铭记<孝经>在心中》这一故事的全过程就发生在尤溪。

(四)小沈郎坐沙画卦

在尤溪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小沈郎自小就不怎么合群,别的小朋友在一起嬉戏打闹时,他却总是默默的在一边玩着自己的游戏。尤溪郑氏宅馆的前面有一条小溪,河边有一片沙洲,住在周边的孩子们常在那戏玩。一天,才满六岁的小沈郎与朋友们一同到沙洲玩耍,别人正在打闹之时,小沈郎却悄悄的在一边用手指写呀画呀的。路过的人走近一看,原来小沈郎画的是八卦的符号啊,大家皆为之称奇。后人为了纪念朱熹,便将这块沙洲起名为“画卦洲”,连建瓯也附会这件事建了一座画卦亭。虽然“小沈郎坐沙画卦”的故事,在建州和尤溪等地都有传扬,但画卦之时间却不尽相同。明《紫阳朱氏建安谱·文公年谱》中记载:“绍兴七年,公八岁,……间从群儿嬉游,独以沙列八卦,端坐默视。”而清《南溪书院志·年谱》记载: “绍兴五年(1135)乙卯,先生从群儿游,以指画八卦馆前沙洲上。”从各方面资料类推后发现,朱松母亲去世时间为绍兴四年(1134年)8月,服孝期是三年。即便期间朱松曾经带朱熹到政和守墓,也是有来有往的。到绍兴七年(1137年)的6月,朱松守孝期满应召入都,这才带上一家老小离开尤溪。由此可见,绍兴七年画卦的故事也正是在尤溪生活的时期发生的。后查阅了束景南著《朱子大传》、王亚玲著《朱熹》等著作从侧面论证了这个史实。①至于要确认是在尤溪,甚或是在建瓯画卦,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建州(瓯)会画卦,难道就不会在尤溪画卦吗?反之亦然。

(五)半亩方塘二度桃

据有关资料反映,朱熹出生的郑义斋馆舍左侧(即南溪书院),在南宋时期有一片桃林,朱熹小时候就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勤学苦练的传奇故事——《半亩方塘二度桃》。

话说朱熹六岁那年的仲春时节,一天清晨,朱松推开西厢的窗户,深深地被满园盛开的桃花所吸引,便嘱朱熹抄写唐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由于朱熹无意间的粗心,把桃花之“桃”字写成了“挑”字,写好之后拿给了父亲眉批,朱松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当场将诗词大意讲给朱熹听。朱熹很受感动,立即主动向父亲请求重写一千个“桃”字。这时窗外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把满园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为外界所干扰,仍专心致致地在抄写。朱熹的这种精神感动了上苍,当朱熹一千个桃字写好之后,满园的桃花又重新盛开了。这一故事收录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尤溪县分卷》里,虽然这个故事富有传奇的色彩,但从中可以发现幼年的朱熹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这故事在尤溪可是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对尤溪的莘莘学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六)手植香樟荫百世

一次,朱松为朱熹讲授《管子·上篇·权修》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道理,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很不容易。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幼小的朱熹深受启发,他决心秉承父亲的意愿,于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在郑氏公馆附近种植了两株香樟,以此来激励自己,并藉以答谢郑氏的恩情。朱熹手植香樟的事迹记录在古本《福建民政通志》中。也正因为这香樟为朱熹亲手所植,尤溪人对其倍加爱护,使她们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清代有位诗人这样礼赞香樟:“毓秀钟灵紫气来,香樟儒圣亲手栽。身价能留千古树,底须可作栋梁材。”据林业专家的考究,这两株香樟的树龄约在八百五十年以上,以此推算,种植的时间也正是在南宋时期,且目前正处在壮年时期,真可谓“中国的樟树王”。现在尤溪的这两株樟树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神树,还将香樟以朱熹的小名来命名为“沈郎樟”,以此来表达对朱熹的敬仰之情。②

(七)三龟聚首送圣贤

尤溪绿水青山,风景秀丽。离县城约10华里的东郊有个自然村,叫三龟头。为什么叫三龟头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原来,在朱熹出生地尤溪水南的郑义斋馆舍前有一条青印溪,溪水清澈如许,流水潺潺,永不疲倦的奔向远方。溪里有三只神龟,两大一小,它们像一家人似的,形影相随。

乾道年间,朱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尤溪探亲访友,受到尤溪乡亲的夹道欢迎。他一到县城就忙于重游韦斋旧治,到他的出生地郑义斋馆舍叩拜乡亲好友,游览尤溪名胜天湖寺,忙个不亦乐乎。到了夜晚,朱熹又以学者的身份为乡亲们授经传道。一时间,县城万人空巷,大家都云集在郑氏馆舍,人实在太多了,屋里容不得纳不下,只好在河岸的广场上为大家讲学,此时,在青印溪里生活多年的三只神龟也跑上岸来,听圣贤讲学。

只见站在广场中央的朱熹,面容红润,在月光之下越发显得慈祥温和。在大家的注视中,他开始讲学了,讲释的是论语章句的精义:

孔子说:使人受益的有三种朋友,使人受损的也有三种朋友,交结正直的朋友,交结信实的朋友,交结多见识的朋友,都可以受益的。而交结两面奉承的朋友,交结献媚好功的朋友,交结说话圆熟并无实学的朋友,那就受损了。这章书是孔子教人谨慎择友。

孔子说:使人受益的有三种爱好,使人受损的也有三种爱好,爱好辨别礼的制度和音乐的节奏,爱好称扬人家的好处,爱好多交有才干的朋友,都可以受益的。爱好骄奢淫荡乐,爱好游荡无度,爱好偷安逸乐,那就受损了。这章书是孔子教人于一种爱好也要选择。

……

听着,听着,三只神龟被朱熹声情并茂的讲释深深地吸引住了,忘记了时间,也从中悟出了些道理。它们是多么希望每天都能听朱熹鞭辟入里的讲演哪!然而,在朱熹讲学结束后,第二天的大早,朱熹就准备好了行李要离开尤溪到外地去讲学了,这三只神龟对朱熹还恋恋不舍,当朱熹在两岸乡亲的欢送中登船起程时,那三只神龟默默地尾随其后,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十里外的埔头村。朱熹站在船尾对它们挥了挥手说:“神龟们,别送了!”这时,大神龟却央求朱熹说:“朱先生,请把我这孩儿带上严加训导,使它成为人世间孝敬父母,明理世事,能辨善恶的神龟吧,望朱先生接纳。”朱熹深受感动,躬身温和地对它们说:“我一生四处讲学生活漂泊不定,带上小神龟诸多不便,我一定会再来尤溪为你们讲学的,请放心。”

大神龟听了朱熹的话,觉得有道理,就停了下来,目送朱熹的船只渐渐远去,消失在茫茫的云雾中。

也许是三只神龟还在盼望等待朱熹有朝一日重返家乡,也许是朱熹只说了“别送了”,没叫它们回去,神龟作为弟子不敢擅自回去。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它们始终守候在埔头溪里,见到进尤溪的船只上有学者模样的,总认为是朱熹回来了,就上前去探望一番,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日久天长这三只神龟幻化成了三块石头,但它们的模样没有改变,栩栩如生,后来人们就将此地称作了“三龟头”。

(八)《孝经》开启蒙童智

在那封建礼教一统天下的年代,一般来说,士大夫都把《大学》、《中庸》、《春秋》等“四书”“五经”作为学童的启蒙读物。而朱松教育孩子可谓别出心裁,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教朱熹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孝经》,并且亲自讲授。

为什么要选择《孝经》呢?因为《孝经》这部书,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行为圭臬,人人所应当遵守的德目。所以《孝经》就成为朱熹小时候首选的读物。

朱熹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要出去玩耍时,朱松就把他叫住了,温和地对他说:“孩儿,为父今天教你读书好吗?”朱熹一听要读书,十分高兴,就对父亲说道:“父亲,那现在就开始吧!”朱松愉快地说“好,今天就学《孝经》吧。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仇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朱熹听了父亲的问话,沉思了片刻答道:“恕孩儿愚纯,还不知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朱松接着开导说:“这个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孝道就是做人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坐下,我慢慢告诉你。”朱松又接着说:“《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意思是说,孝道的范围很广,但做起来是很简单,你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朱熹听了父亲的讲释,觉得很新鲜而且很有道理,于是微笑着频频点头。不过,孩子毕竟还小,朱松每天只能教上一两句,慢慢的引导朱熹学习。小朱熹也学得很认真,一丝不苟,都能把当天所学的章句熟读成诵,反复思考,不懂就问,还一笔一划地默写下来才罢休。对此朱松夫妇打心眼里高兴。经过近一年多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努力进德修业,朱熹渐渐地领悟出了《孝经》的要义。

朱松对儿子的聪慧过人也感到十分欣慰,但还是很严肃的教导朱熹说:“学海无涯,望吾儿能专心读圣贤之经,力戒浮华,不骄不躁。”

“父亲金玉之言,孩儿铭刻心中。”朱熹稽首答道。

从此以后,朱熹读书更加用功,当他八岁的时候,已经通晓了《孝经》的大义,并在书上题书道:“若不如是,便不成人。”

朱熹努力按照《孝经》的法则,为人处事践行自己的诺言,一生为官清廉,亲善百姓,恪尽职守,政绩不凡,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宗师。

 

(九)秉承父教勤读书

尔去事斋居,操持好在初。

故乡无厚业,旧箧有残书。

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

诗囊应令满,酒盏固宜疏。

马莫羁宁似犬,龙化本由鱼。

鼎荐缘中实,钟鸣应体虚。

洞洞春天发,悠悠白日除。

成家全赖汝,逝此莫踌躇。

 据史书记载,这首诗是朱熹的父亲朱松用来勉励他立志苦学的,要求他夙兴夜寐,专精读书的。朱熹生性聪慧好学,爱思考问题,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他常常会问父亲: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除了月亮、太阳、星星之外天上还有什么呢等等,朱松时常被儿子朱熹问的目瞪口呆。

 朱松发现儿子求知欲很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于是,一边教儿子诵读先贤诗文,一边给他讲发愤苦读的重要性。在父亲的指导下,朱熹每天勤学不缀,几乎过目不忘。渐渐地,小朱熹背的诗越来越多,写的字也越来越好。朱松一方面及时纠正诵读不准确的地方,一方面予以热情的鼓励。一次,朱松竟然听到儿子背诵出自己没教过的诗文,有《诗经》章句,唐贤律绝,也有铭文。心里感到十分高兴,但他还是很严肃对朱熹说:“熹儿,为父有两句话送你:‘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是唐人的话,希望你记在心里。”朱松说着,拿过笔,把这两句诗写在纸上,贴在儿子的案前。

 朱熹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愈加刻苦读书,三餐吃饭、晚上睡觉都要母亲催促。朱松看儿子读书已经养成了习惯,心里暗暗高兴,便写下了本文开头的那首诗,勉励儿子从小努力,专心读书,立志成才。

 朱熹一家寄居在尤溪城南山麓的郑公馆,面临印溪,背倚山野。有一天,邻居孩子看到朱松夫妇出外赴宴,跑来邀朱熹一起上山采野果子吃。可是,叫了半天,朱熹也没有出来。孩子们就到朱熹的房间催促,朱熹说:“家父希望我努力读书,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你们看:他还给我写了‘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座右铭呢。”孩子们见朱熹决意不去,其中一个说:“沈郎以后也要像他父亲一样,写大字,教学问,我们不应该打扰他。”说完就蜂拥上山采野果子去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几个孩子从山上回来了。他们又来到了朱熹家中,走进朱熹的房间。朱熹见他们个个都脸带桃花,手里还拿着一大捧的野果,说是带给朱熹的,朱熹高兴的对他们说:“这份情我领了,以后,你们就和我一起读书吧。”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不久,朱熹随父亲离开了尤溪,可是,他教给邻居孩子们诵诗的琅琅之声,依然飘荡在青印溪畔。

(十)朱熹智审铁箍树

南宋乾道年间的一天,回尤溪探亲访友的朱熹与知县畅谈治县要旨。细心的朱熹,发现知县面带愁容,便轻声问道:“大人不知有何烦心事,如此闷闷不乐?”知县见朱熹洞察到自己的心思,就开门见山地说:“卑人才疏学浅,今有源湖村民陈、黄两家为争一块屋地,状告到本官,尚未明察断案,因此牵挂心头。卑人久闻朱大人断事如神,若能助我一臂之力,不胜感激。”

朱熹听罢,先是谦逊了一番,然后觉得难以推托,只好微微点头,表示愿意效力。于是,知县令衙役拿来卷宗,恭恭敬敬呈送朱熹面前,请他审阅整个案情。

原来,源湖村有个名叫陈通和的村民,为人仁慈厚道,经常接济穷人。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人昏倒在他家门前大树底下,就赶紧把他救起来,而后问其为何昏倒在此,才知:这人姓黄名贵,家乡遭水灾,田园被淹,家破人亡,他只身逃荒出来,已经三天三夜粒米未进了。好心的陈通和听了他的悲惨遭遇,非常同情,把他扶到屋内,精心照料。数月后,见黄贵身体逐渐恢复了,陈通和便对他说:“你现在还年青,单身在外流浪,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我送些银两,自己去做些小本生意谋生,你看如何?”说着,就叫夫人取出若干银两送给了黄贵。

黄贵顿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扑”地一声,跪在陈通知夫妇面前,泪如雨下,说道:“你们的救命大恩还未报答,又送我银两,如此大恩,日后定会报答。”说罢,他收下陈通和送的银两,又郑重其事地在那棵当时昏倒的那棵树干上绑根铁箍,说是作为今后认树上门酬谢的记号,这才恋恋不舍地走了。

时过数年,黄贵在外谋生,挣下一笔财产,又回到源湖村,在靠近铁箍树的另一头,与陈家毗邻盖了一幢房子。

古往今来,恩将仇报,狼心狗肺的大有人在,这黄贵就是其中的一个。此时,他不但不想报答陈通和的救命大恩,反而产生了个离奇的邪念:“我黄贵能有今日,全靠那棵树的福气庇荫。如果不是刚好昏倒在那棵树下,哪能有今天。看来,这棵树的地理位置风水一定很好。”于是,他整天想入非非,总想把那棵树的风水宝地占为己有。宽宏大量的陈通和觉得一小块地算不了什么,让人一步天宽地阔。可是他的几个儿子,认为黄贵太不讲理,坚决不让。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一天,黄贵突然想起树上的铁箍记号,计上心来,立即写了诬告陈通和霸占他风水宝地的状子,跑到县衙告状。知县接到状子,也不敢怠慢,忙派人去拿了陈通和到堂审问,陈通和满口叫冤,陈黄两人在公堂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案子就难以审结。

朱熹看卷宗,觉得案情有些复杂,心想自古办案都是查看现场,检查物证,于是决定第二天与知县一道到源湖村去。

再说源湖村民得知朱熹要审铁箍树案,顿时,众乡亲把陈家宅院挤满,也把那棵树围得水泄不通。朱熹和知县到了现场,在陈黄两厝四周勘察一番以后,朱熹又走访了几家邻居,他走近树前,把耳朵贴近树身一本正经地审问:“你身上有一条铁箍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说啊!”又不时地点头:“嗯嗯,噢噢。”做出心领神会的样子。随后,朱熹就把知县叫到一旁在他耳边嘀咕了一阵子,只见知县会心地笑了。围观的人群个个翘首以待,鸦雀无声。

紧接着,朱熹和知县端坐陈家宅院里设置的临时公堂。原告黄贵、被告陈通和及地方里正都被一一传唤到堂。知县首先问被告:“被告陈通和,你为何霸占黄贵家的风水宝地? “实无此事,小人冤枉,望大人明鉴!”陈通和匍伏在地上答道。“黄贵状上写得清清楚楚,有铁箍树为凭,为何说冤枉?”知县大怒。

陈通和做梦也想不到世间有如此恩将仇报、人面兽心的人。于是,就把当年如何救了黄贵的命,黄贵又如何以铁丝箍树,作为后来寻门报答的记号,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一番。知县一边听,一边察看陈通和的神色,觉得面前这位老人慈眉善目,言语恳切,过程说得有理有据,不像是个作恶的人,这案情内中定有蹊跷。便问地方里正:“陈通和所说是真话?”里正心中当然明白,陈通和不会做出此等事情,但又怕得罪了黄贵。所以,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陈通和平时善好施,为乡民修桥铺路,乡里人人都知道,唯独救黄贵的事,却没有听他说过。至于那树上的铁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不清楚内中曲直!”

“老爷,不要听陈通和一派胡言,那棵树的地乃是我家风水宝地,因为在两家交界的地方,当年就是怕有今日纠纷,所以我才在树上绑下铁箍做好记号。现在那铁箍已陷入树身,也不是一朝半载的事,难道我还赖他不成?况且,如果陈通和要是真的救过我的命,如此大恩,还有不说的道理?”黄贵口沫四溅地反咬一口。

“你何时在树上留铁箍为记?”知县问道。

“我在本地盖房以后留铁箍为记,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黄贵信口胡说。

“这么说,铁箍树属你家所有?”

“是属我家所有。”黄贵答道。

“哎呀!青天大老爷,那棵树乃我三十四年前亲手所栽,岂有属他所有之理?当年救黄贵之时,是他箍铁为记,实际距今只有十二年。十二年前,他黄贵根本不在此地居住,老爷不信问方里正乡百姓,我如有半句假话,愿受老爷任意处罚!”陈通和喊冤道。

里正和众多乡亲也证实了十二年前,黄贵不在此地居住。这时,朱熹心中已经明白大半了。

朱熹又贴着知县的耳朵,不知低声说些什么,知县点点头,突然知县拿起惊堂木往案上一拍,吆喝道:“铁箍树它心中有数。来人哪,剥开铁箍上面的树皮看看。”于是,众衙役剥开了树皮,又斩断了包在树皮下面的铁箍,知县过去一数,树上的条纹年轮跟陈通和说的完全一样,恰恰是十二年。这时,知县威严地转过身来,对黄贵厉声喝道:“黄贵,铁箍本身的年轮记载,说得清清楚楚,你如今还有何话可说!”黄贵吓得面如土色,跪伏在地,结结巴巴地说:“小人知罪,小人该死,小人不该昧着良心,恩将仇报,请老爷宽恕!”

“你恩将仇报,逆天理,没良心,可恶至极。”知县怒斥道。接着又令左右衙役把黄贵拉下重责四十大板,带枷示众三个月,以警后人。同时正告黄贵,今后若再寻事报复,重处不饶,吓得黄贵连连叩头。接着,知县又称赞了陈通和乐善好施的好品德。铁箍树一案就这样圆满结案了。

人们佩服朱熹观察细微,断事如神,帮助知县整治了黄贵,惩恶扬善,大快人心。从此,朱熹智断铁箍树的故事传遍了四乡八里,越传越远。

(十一)献贡品尤溪免山税

庆元元年,朱熹奉召入京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成为宁宗皇帝“钦点”的经筵讲官之一。

一天早课过后,宁宗问朱熹:“爱卿出生于福建尤溪,不知尤溪百姓生活怎样?有何特产?”见到皇帝突然问起,不知是何用意,朱熹只好含糊地说:“启奏万岁,尤溪有吃的,有用的,百姓尚可温饱。”谁知宁宗却说:“爱卿可回尤溪一趟,将尤溪的特产带些来供朕享用如何?”朱熹只好硬着头皮领旨而出。

在回乡的路上,朱熹就犯起了愁,尤溪虽是山区,但是雪梨、金桔、红菇、绿笋等等,都是远近闻名的珍品。如果把这些特产献给皇上,被皇上看中,年年上贡,尤溪人民岂不是会因我而遭殃!朱熹边走边想,终于有了主意。

回到京城后,宁宗召见了朱熹,就问朱熹带回什么特产。朱熹献上和雪梨外形相似的桐子说:“万岁,这是尤溪百姓欢吃的‘雪梨’,请万岁品尝。”宁宗接过“雪梨”咬了一口,只觉又苦又涩,不禁大怒:“这东西如何能吃?”朱熹奏道:“万岁息怒,尤溪乃穷山僻壤,这已是最好的水果。”宁宗想想说:“你吃给朕看!”朱熹接过桐子,不加思索地大口嚼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说:“好吃,好吃。”

宁宗皇帝见朱熹吃得有滋有味就不再追究,便又问道:“你还从尤溪回来还带了什么稀有之物?”朱熹又献上身形矮小的箬竹说:“万岁,微臣家乡尤溪满山遍野盛产这种竹子。”宁宗见了箬竹,摇了摇头说:“这么细的竹子,顶什么用啊!”朱熹又拿出毛竹叶子说:“启奏万岁,这里还有更小的呢!这竹子虽细小,却是尤溪百姓赖以维持生计之物。”宁宗一看,十分不快道:“难道尤溪山上没有别的特产了吗?”朱熹回答道:“除此之外,仅灌木杂草而已。”宁宗十分扫兴,怏怏不乐地说:“看来尤溪百姓太穷苦了,山上长的梨苦涩难咽,连竹子都长不大,真该免了尤溪的山税。”

朱熹一听,赶忙跪地乞赐免税诏书。宁宗话已出口,不好收回,就下了《尤溪山免税》的诏书。从此以后,尤溪县由于免了山税,百姓负担减轻,就更加兴旺繁荣起来了。

 

(十二)朱熹怒斩黑鲤精

 

在朱熹出生地的尤溪县有条尤溪河,是水路运输的交通要道。河内船只终年穿梭往来,熙熙攘攘,一派繁忙景象。在尤溪河中有个鲤鱼潭,是过往船只的必经之路,鲤鱼潭虽深不见底,但水流平稳,水面宽阔,常有船只在此歇息。但近年来,这鲤鱼潭不知从哪来了只黑鲤精,时常兴风作浪,打翻船只,吞食落水之人,然后沉入潭底。过往船只再也不敢在此停留,每当要过鲤鱼潭,总是停浆息橹,掩语噤声,提心吊胆地轻轻飘过,生怕惊动那黑鲤而遭到横祸。

这一年,朱熹乘船回阔别已久的出生地探亲访友。将近鲤鱼潭,朱熹正在琅琅读书,船家进仓说:“先生请噤声,船要过鲤鱼潭。”朱熹不知何故,问道:“过鲤鱼潭为何要噤声?”船家说:“先生有所不知,近年来这鲤鱼潭来了一只黑鲤精,时常出来伤人,已有数十人在此丧生,故过往船只都禁声停桨,只怕惊动那黑鲤精。”朱熹说:“原来如此,然此举虽可侥幸过潭,但终非长久之计,精怪饿了自然会出来觅食,为何不设法除去此怪?”船家说:“也不是没想办法,只是那黑鲤精出没无常,吞食人后,就沉入潭底,这潭深数十丈,能奈它何?”就是它浮出水面,那东西体重力大,我等凡夫俗子也奈何它不得。朱熹想,此怪不除,终是要残害乡民,我岂能不管。就取了批阅诗文的朱笔,走向船头,叫船家继续开船,他却仍然高声背诵诗文。船家一听大惊失色,忙说:“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如此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朱熹胸有成竹地说:“船家请放心,我既知情,就要为民除害,尽管开船无妨。”船家见朱熹手中只有一只大笔,却镇定自若,将信将疑,只好谨慎前行。

船至鲤鱼潭,平静的水面突然无风掀起三尺浪,船身猛地颠簸起来。船家惊慌失措,朱熹忙说:“船家不必惊慌,稳住船舵即可。”他两腿叉开,钉立船头,双手横握朱笔,两眼紧盯着水面。只见碧蓝的河水逐渐变为墨色,一条足有船身长的黑鲤渐渐浮出水面,摇头摆尾地兴风作浪。朱熹见时机已到,怒喝一声:“畜牲,看我如何除你!”说时迟那时快,他顺手将朱笔向黑鲤抛去。只见那朱笔化作一道红光,像一把利剑,正中黑鲤头部。那黑鲤正得意忘形,避之不及,猛被刺中,“咕咕······”怪叫几声就沉入潭底。鲤鱼潭瞬时恢复了平静,潭中一股红泉涌流不停,染红了整个鲤鱼潭。船家被刚才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清醒过来。急说:“先生真乃神仙降临也,一只朱笔竟能斩妖除怪 。”

自此以后,鲤鱼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再也没有精怪作祟了,过往船只又可照常在此歇息。朱熹朱笔除怪的壮举便由那船家传出,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流传到今天。

(十三)举人巧续文公对

在尤溪县中仙乡吉安村的安山与永泰县交界处有一座闇亭寺。正殿左侧有一块闽北著名的军阀卢兴邦镌刻的石碑,文曰:“·······隔溪烟火数家,界分永泰;绕殿岚光一色,地属尤溪。乃一方之古迹。”慕名前往闇亭寺游览的人们要翻过一重重的山,一叠叠的岭,尤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妙境。忽而向东南一折,远远望见闇亭寺围墙内有一照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月映潭心”。又见与音殿、钟鼓楼、诵经楼浑然一体,古色古香,给人以庄严、壮丽、宏伟的感觉。寺的四周群峦环绕、柏林苍劲,浓重的绿荫笼罩着整个寺院。就在这寺院之中,一池碧水,清澈透底,好像一面银光闪耀的明镜镶嵌在万绿丛中,使这座偌大的寺院显得格外清静幽雅,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相传当年朱熹被人告发十大罪状,外出逃难,几经辗转来到闇亭寺。寺的前面有个闇潭,若欲旱年水位下降,潭边就会现出一个洞。朱熹到此避难,正逢罕见的大旱,便栖身在此洞中。

一个星稀月朗的夜晚,月已中天,朱熹正坐在潭边石头上点着小油灯看书。其时不知什么声音呼啸而来,转眼间一块巨石越过闇亭寺屋顶,“砰”的一声,正滚落在闇潭之中,顿时,平静的水面,水花四溅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潭中之月,犹如银盘上下飞上了一层白蒙蒙的月色,晃荡着细碎的银光。于是,水面似乎豁然宽舒了,明丽了,像一幅蒙着一层水蒸气的圆镜,而四周树荫投下的倒影,则是镶在镜框的花边,煞是好看。朱公见此妙景,来了兴致,信手在洞边石壁上题下一联:“闇潭水涌天心月。”

这一佳句被一上山采药的老和尚发现,看后万分赏识,就请了一个石匠,模仿朱公手迹,在石壁上镌下这一佳句,同时还把它录下贴在闇亭寺大门左边。据说大旱年在闇潭石壁上还可以看到这一字迹。

光阴流逝,年复一年,竟无人续出下联。

明朝后期,中仙乡溪边村有个举人张孝光,这年他回乡到闇亭寺敬香赏景,见门边有一上联,但没下联,觉得有些蹊跷,猜想必是先贤所作,有心续一下联,但一时想不出满意的文句。第二天一早便起了床,独自徘徊在古寺的小道上,边走 边想,不觉来到一个小山嘴上,见地势十分险要,山下尽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放眼望去,远处云海滚滚,雾气茫茫。这时张举人心头一动,情不自禁地吟出:“转山石卷岭头云。”忽然,又一想,这不正是“闇潭水涌天心月”珠联璧合的下联吗?他兴奋极了。

于是,张举人返寺后,将此联题于大门右边的壁上。自此,“闇潭水涌天心月,转山石卷岭头云”,便成为一对妙联,供人欣赏,并保存自今。

(十四)六龄孩童胜棋王

朱熹在尤溪留有一个《六龄孩童胜棋王》的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相传南宋初年,南京有个棋王,名叫吴有仁,广东也有个棋王,名叫许大胜。他们和人下棋从来没有输过,所以都自认为是天下第一棋王,无人能敌。有一天,他们在尤溪县城街头相遇。

北棋王手拿用竹竿直挂的幡棋,上书“象棋无敌吴有仁”,下边注明“山东湖南让马炮,江西福建让车马。”南棋王身挂一块牌板,上写“无敌棋圣许大胜。”下边注明“四川湖北无敌手,安徽浙江仅十手。”

他们在大街上一照面,上上下下打量着对方。手上未见真章,嘴巴已先斗个输赢,迎来了一大批围观的群众。大家猜想:能称象棋无敌和无敌棋圣者,肯定是本事了得,谁也不敢与他们对弈,倒希望南北棋王之间来个对决,能一饱眼福也是个天大的幸事。

朱熹家住水南,年方六岁,也夹在人群中看热闹。他想哪有天下无敌的棋王,就上前说道:“吴伯伯,许叔叔,你们的棋艺高绝,能到我家去坐坐,我不(chuāi)冒昧和伯伯叔叔试下一盘,见笑见笑如何?”

这下南北棋王脸上挂不住了,眼见朱熹年纪小小,乳臭未尽,哪会下什么棋呀?如果不答应,被人传出连一个小孩都不敢下,那不是贻笑大方吗?南棋王当即说:“我让你车马和双炮如何?!”北棋王也不甘落后,对朱熹说: “小孩愿意与我下棋,我让你两车一炮吧。”朱熹说:“我不要你们让子,我可以同时和你们俩位一起下。但我们尤溪有句话叫做‘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如果我连输你们俩三盘,愿拜你为师;如我胜你们俩三盘,你们请自便吧,不知伯伯叔叔意下如何?”

南北棋王一听火冒三丈,我跑遍天下无敌手,你小小孩童竟敢口出狂言,就说:“不要说我们连输三盘,只要你能和棋就算你赢,赢我们俩人其中的一盘,就算我们输,愿把棋幡和牌板当众烧毁。从此不再言棋!”

于是,在围观群众的簇拥下,朱熹带着南北棋王往郑氏寓舍走来,当下就分别在郑氏寓舍左右客房摆开战场。一盘下完,吴有仁输了,气得把棋盘掀翻在地,很不服气,说这盘是轻敌大意。再下第二盘,许大胜也输了,气得他直跺脚,说是一步失算,让朱熹得了便宜。朱熹也不跟他们斗嘴,继续他们的第三盘。到这时,吴、许二人才感到碰到劲敌了,双双都争大着牛眼,专心致致地撕杀起来,结果这盘是和棋。

按照原先规定,朱熹是赢定了,两位大师推盘后怎么也想不通,这把年纪算白活了,竟败在山区小县中的毛头小孩,于是兑现承诺,当着众人面,将棋(fān)和牌板放火烧毁,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

面对如此的结局,好客的主人郑安道和朱松,携将着朱熹迎出门外,深深地向两位大师作()道:“不瞒二位大师,不是小儿真有本事,而是小儿故意作弄二位大师。实际上是二位大师在下棋,小儿仅是为俩位大师摆摆棋子而已!小儿不懂事,实在对不起二位!”到此时俩位大师才如梦方醒,双双大笑不止。他们一点也不怪朱熹,反倒感谢朱熹做得对,并惊叹朱熹聪明绝顶,将来必定是个“真正的大师。”

 

(十五)朱熹巧做文公菜

庆元党禁期间,朱熹隐居乡野,曾经也来到尤溪郑德与家暂避风头。但仍开门授徒、著书立说不止。对生活要求并不是太高,粗衣素食,葱汤麦饭,权宜着过日子。即便有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他总想方设法在普通菜肴的创新上做文章,对尤溪良好乡风民俗的形成,起到了表率作用。

有一天,朱熹邀请了几位好友到寓居家中作客。酒过三巡,菜肴过半,却仍不见当地民间传统的酒席主菜“炖猪脚”上席。按照当地风俗,正规的酒席必有一道白斩鸡作主菜,否则就显得主人有随意怠慢客人之意。朱熹出生在尤溪,生平多次回尤寻亲访友,不会不知当地的风俗习惯。正当大家疑惑不解之时,家人端上一只大碗,碗中摆着一层一层红褐色的丸子,下大上小摆成宝塔状,每层丸子之间垫一片薄薄的煎蛋片,金黄油亮。塔顶盖有一朵香菇,像一顶酱红色的皇冠。菜一端出,满屋清香四溢,令人食欲大增。但大家都没见过,更没有吃过这道菜,不知何名,主人没招呼,又不好妄自动箸。朱熹看出大家的心思,笑着说:“这是我亲手做的一道新菜,请诸位品尝。”说完伸筷夹了一粒丸子放入口中。众友也争相品尝,果然油而不腻,咸中带甜,细软可口,久食不厌。大家在赞叹之余,都说这是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佳肴,纷纷请教用料和作法。

朱熹哈哈一笑说:“其实此菜用料普通,做法也很简单。”接着就向众友详细地介绍了制作方法:取精肉四份,山粉、冻米(民间用糯米、麦牙糖做成的一种零食,现多改用饼干)各一份为主料,先把精肉剁成肉泥,再把山粉、冻米碾碎,加上油、盐、糖、葱(切碎)等拌匀,搓成椭圆形丸子,蒸熟。食用时取大碗一只,碗底放上填料,用浸泡好的白扁豆、黄豆等均可。填料上铺一层薄肥肉片,摆上一层丸子,盖上一层煎好的薄蛋片,再摆上一层丸子,最后在塔尖处置放一粒大红枣,旁边围摆一圈花生仁,如同一“日”字。如此摆成塔形,放蒸笼里蒸熟即可食用。

未等朱熹介绍完菜谱做法,已现碗底。朱熹又说:“我们闽北各县传统的酒宴主菜不是鸡就是鸭,不是大鱼便是大肉,过于油腻,难诱食欲。我今日所创新菜取而代之,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大家都说这确实是明智之举。有位好友说:“这样的菜肴作主菜当之无愧,但不知有何与之相配的菜名雅号,方不负如此的佳肴啊!”朱熹略有所思地说:“菜佳不在名美。此菜以精肉为主料,搓成肉丸子,那就叫‘肉丸子’如何?”众友齐说:“此名虽俗却也贴切,闻名知物,好名好名!”

此后不久,朱熹所创的“肉丸子”就在闽北民间传开了,并逐渐取代了油腻的“炖猪脚”,成为酬客的传统名菜。因为这道菜为朱熹首创,为朱熹所喜爱,此后秀才、举人在赶考前,家里都做这道菜为之饯行,预祝考生能像朱熹那样文思如涌,落笔有神,早(枣)日高中。

朱熹去世后,被谥号“文公”,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道菜改称为“文公菜”。后来不仅成为民间宴请宾客必备的主菜,而且成为高级餐馆、饭店宴席上的佳肴,受到国内外宾客的青睐。

(十六)飞凤衔书肇基地

南宋淳熙年间,朱熹应友人邀请,到福州讲学。他从崇安出发,过尤溪,沿闽江而下。古时尤溪通往福州的官道,尽是石阶铺成。当时正是盛暑,骄阳当空,炙热逼人。朱熹冒暑登山,一路上心情郁闷。朱熹自从中进士以来,一直力主抗金,反对屈辱投降而得罪朝廷权臣贵戚,十几年来仕途坎坷,不久前又因六劾唐仲友而受宰相王淮打击,遂请祠闲居,著书立说,不知何日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走了一程,来到了一个叫桂峰的地方,只觉口干舌燥,双脚发软,远远看见路边开一间茶摊,忙快步走进茶摊,坐在板凳上直喘粗气。这茶馆旁边有几株大桂花树,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确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老汉,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这小孩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既是一代大儒,自然喜欢的就是读书郎。

朱熹依在树下,纵目四望,只见重山迭嶂,像一只凤凰展翅飞向天际,是个极佳的风水宝地。店主人见朱熹葛巾布衫,儒生打扮,极目四望,似乎通晓天文地理,试探地问:“先生是读书人吗?能看地脉吧?我家几代读书,却无一能考取功名,能否请先生指点一二?”。朱熹见问,往对面山坳一指,说:“眼下就有一块宝地可使你家族兴旺发达。”遂详细告知原委,嘱其在此兴建家祠。店主人连声道谢,请教大名。得知眼前就是大儒朱熹时,更是喜不自胜。

几年后,老汉省吃俭用靠积攒的一点钱,准备在朱熹指点的风水宝地兴建家祠。可是,时逢庆元党禁时期,乡绅百般阻挠老汉在桂峰兴建家祠。万般无奈下,老汉不久就撒手离开人世。

南宋淳祐七年(1247),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承祖训来到桂峰避世筑居、耕读传家。位于村中心的蔡氏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脉雄伟,案堂俊秀,勘舆先生称之为“飞凤衔书”。桂峰在现存的古民居中,有一座石狮厝,内有幅石雕对联:“三谏风高勋业在苏黄之上,九峰派衍渊源从朱李而来。”上联大意是蔡襄的成就不在苏东坡和黄庭坚之下;下联大意是蔡沈的学问源自朱熹、李侗。表现了蔡氏子孙秉承先贤遗训,以经史传家,而学派渊源,可追溯到朱熹和李侗。也许是真的得到宝地的灵气,蔡氏子孙崇文尚学,经过几代的发展,成为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名门望族。据记载,明清两代中蔡氏子孙中进士3人,中举人12人,中秀才412人。

2007年6月,桂峰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殊荣。

(十七)避党祸七里注经

尤溪县母亲河下游,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名叫“七里村”。相传七里村的得名与朱熹有着不解之缘。

南宋宁宗皇帝当政期间,赵汝愚与韩侂胄之间的权力斗争不断地白热化。朱熹面对宁宗毫不顾忌地批评朝政阙失,认为根源在皇帝的一心不正;又指责近习的擅权弄政,引起宁宗的厌恶和反理学官僚的忌恨。朱熹在上书中屡屡指责韩侂胄,必然引起韩侂胄的忌恨。赵汝愚垮台后,韩侂胄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消除理学在朝野影响,积极支持亲信和臣僚对朱熹大肆进行报复,于是就酿成两宋史上第二次政治文化大清剿——这就是“庆元学禁”。朱熹的理学被朝廷宣布为“伪学”,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 位列黑名单的第五位,而被列罪行达十项之多。有人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为防不测,朱熹四处隐姓埋名。

一年冬天,朱熹回到故乡,僻居于尤溪河下游七里村,埋头著书立说。一天夜里,朱熹钦慕屈原忠君爱国之诚心,又感于年代相隔久远,人们对《楚辞》疏淡,决心作《楚辞集注》。他低吟着《哀郢》中的尾句:“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朱熹百感交集,呵开冻笔叹道:“世人皆谓狐狸性狡诈而多疑,唯屈公能力排众议,谓狐至死不忘其本,狐若有灵,当引屈公为千古知音也。”于是写道:“首丘,谓以首枕丘而死,不忘其所自生也。《礼》曰: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又曰:乐,乐其所自生。 礼,不忘其本。古人有言:狐死,正首丘,仁也。”刚写完,忽觉全身暖融融的,如沐春日,如披重裘,朱熹欣喜异常,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这才发现脚后跟有毛茸茸的东西,举灯一照,原来桌下伏着一只狐狸。此后,每当更深夜静,小狐狸便偎于桌下为他暖脚。朱熹浑身舒畅,文思泉涌,三个月时间书稿积案盈箱,八卷本《楚辞集注》完稿。

不觉冬尽春来,满眼春光明媚。一日夜忽闻嘤嘤啜泣之声,朱熹闻声低头一看,见小狐狸拜立在脚下,哭道:“从此与先生永诀矣!”朱熹愕然,忙问其故。小狐狸答曰:“旧巢为强獾所占,明日举家迁移矣。”说罢,就飞出门去。朱熹泪流满面,提笔草就一篇《凄狸赋》,读来声泪俱出,就灯下焚之。

朝廷的文化专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使统治者们不敢轻易对朱熹下手。这一短暂平静正好给了朱熹一个机会,使他有更好的机会著述立说。但此次僻居七里,朱熹随带书籍不多,为了更加抓紧著述,朱熹只能回到建阳考亭。第二天,朱熹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尤溪。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朱熹在该村注过经,与狐结缘作《凄狸赋》,而“凄狸”与“七里”谐音,于是“七里”便成为此村的名称了。

(十八)求食慈母启孝心

南宋绍兴六年,因母丧丁忧在家的朱松经济上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了。这一年的春天好像来的特别的迟,本应是草长莺飞的暮春三月,却仍能感到阵阵寒风,许多植物才小心翼翼地抽出嫩绿的新芽。

为了缓解家庭的困境,朱熹的母亲开始挖野菜来糊口度日。一天,七岁的朱熹跟随母亲祝氏来到一块比较空旷的地方挖野菜,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和玩耍。朱熹也学母亲一样拿着剪刀仔细地寻找地上的野菜。朱熹找呀找,可是,找了大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一棵野菜。回头一看,母亲已挖了大半篮子的野菜了。朱熹走近母亲,发现母亲正在挖一棵野菜,才抽出几片绿绿的叶子是椭圆形的,非常像马的牙齿。朱熹好奇地问到:“阿妈,这是什么野菜呀?”祝氏看了一眼朱熹,笑道:“这是马齿苋,非常好吃。”朱熹仔细观察发现,马齿苋的茎是紫红色的,它的根像一根根细白线,用手掰开马齿苋的叶子一看,里面全是液体。有了这些经验,朱熹心里可高兴了,心想:“这下我可不怕挖不到野菜了。”朱熹抬头时,发现母亲额头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朱熹心想,这么冷的天气,母亲却忙的满头大汗,家中无钱买粮,为了一家人能吃饱肚子,母亲可真是不容易呀。想到这里,朱熹暗下决心,一定要多挖些野菜,替母亲分担一些压力。

在母亲的指点下,朱熹一会儿也挖了许多的野菜,高高兴兴的和母亲回家了。到家后,祝氏将马齿苋用水清洗干净,放到沸腾的开水里煮上一会儿后拿起漓干水。然后放上一点细盐搅拌。一盘美味的食品端上饭桌,一家人倒把这盘不起眼的野菜一抢而光。朱熹吃着这些野菜,看着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涌起阵阵的酸意。

第二年,朱熹始学《孝经》。说来奇怪,朱熹一读便通,心领神会,在《孝经》上题字:“不若是,非人也!”绍兴三十一年,朱熹母亲60岁生日时,朱熹作了一首诗向母亲祝寿:

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

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

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

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

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

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

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诗中充分体现了朱熹母子恪守儒家母慈子孝的道德规范,以清白自守,不羡人间荣华的思想风范。后来,朱熹于淳熙十三年(1186)撰《孝经刊误》,此书一出,对《孝经》学震动颇大,后世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行为,表明了朱熹对孝道的重视。

也许是童年的经历,使朱熹在众多的野菜中对马齿苋情有独钟。祝氏去世后,朱熹几乎每年都要挖马齿苋吃,这除了马齿苋味道确实鲜美外,更多的是朱熹对慈母的无限怀念之情。

(十九)韦斋旧治谈治学

 

邻曲时时来,抚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这首小诗,说的是友人一起鉴赏分析诗文的情景。古今中外的人读书治学方法不同,效果殊异,那读书治学的境界也就大异其趣。请看《昭君怨·夜读》:

百米居家虽小,

满架藏书独好。

看独影摇红,

自春风。

窗外雪飞风啸,

室里铜香袅袅。

捧一卷经书,

唱关雎。

下面要讲的是朱熹谈治学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孝宗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这年深秋,尤溪知县石 敦准备把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的韦斋修葺一番,同时想听听朱熹的意见。朱熹接到石 敦邀请函的那天,正在建阳马伏的寒泉精舍授徒讲学。一封言辞恳切的简短的邀请函,把朱熹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时代。离开尤溪三十五年了,那条把尤溪城分为南北两半的青印溪还那么清澈吗?鱼儿还那么多吗?两岸青山林木苍翠、野花、绿叶、杂果,还有冬季的大雪,一年四季斗有美景。那些经常夸耀他的老者还健在吗?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邻居,如今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朱熹把寒泉精舍的事情安排妥当后,第二天早早地上路了。一路上,水陆兼行。虽然是深秋,但丝毫没有萧条荒凉之感,更没有唐代诗人韩 抵尤溪县时所见到的“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的那种悲凉。

朱熹的船刚刚靠岸,就发现尤溪知县石 敦一行人早已站在码头迎接,轿子也早已停在码头前方的东门外。夕阳西下,朱熹坐在轿子里穿过东街,短短的一公里路程,几次掀开轿帘观看街道两旁的民居,石板路还是当年的石板路,民居还是当年的木构楼,心中自然产生了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

到了县衙下轿,朱熹一眼就认出了“韦斋”——县衙厅事东偏的那间屋子,与周围环境互相映衬,池痕深碧,林木落阴,雅多幽趣,石 敦,字子重,本来就与朱熹相识,任尤溪知县时,政令严明、廉洁自律、体恤百姓疾苦,回复县学规模,划拨学田购书,不但本县生员大增,外县人也远道而来受业。渐与朱熹友善,常有诗书来往,连林用中也被“朱子称为畏友,往来书札甚多”。

既是老朋友,喝完茶,尝了故乡板栗,大家就在县衙里走了一圈。在韦斋门口,几个人一致认为原则上按朱松任县尉时的摆设,依原样修葺。走进书斋,看着简陋的屋子,朱熹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父亲的身影,朱松“日以读书为务,自知性卞急,取古人配韦之义,名其曰‘书斋’”。想起父亲在尤溪任县尉时的情景,朱熹联想起了父亲在尤溪写的一些诗句“千峰收宿雨,坐空见翠滴。携筇出城隅,试比腰脚力”。“闯然见幽禽,百啭深投隙。即此与晤歌,绝胜眼前客。”“持节重来慰父老,溪头相送各携船。”目睹韦斋,耳际回荡父亲的诗句,朱熹不禁产生一种物在人亡的伤感。

(二十)郑公馆里话家常

 

巍巍文公山,天地作比邻。

源头活泼泼,佳木荣忻忻。

生意入庭草,香风飘涧芹。

方塘分壁水,庙貌壮南闽。

这几句小诗写的是尤溪城南朱熹诞生地的自然景观,文山,公山对峙,山泉潺潺,佳木繁荫,清应溪边绿草如茵,凉风习习。

南宋宗乾道七年,朱熹应尤溪知县石子重之邀,回到阔别三十五年之久的故乡尤溪。在写就“韦斋旧治”题词的第二天,朱熹和石重子、林用中等人一道,游览了他的诞生地城南郑公馆。郑公馆和尤溪县衙隔河相望,从县衙门口出发,跨过青印溪,沿河石板路西行一里,就到郑公馆舍。

刚走到大门口,朱熹就看到方形的水塘。他不禁回想起小时候所熟悉的那个小水塘,塘水如今依然清澈见底,一片白云衬在水里,随波光荡漾。朱熹走近塘边,看水中的小鱼在云彩上自由嬉戏,即兴而赋,禁不住轻轻地吟咏起《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知县石子重也跟着朗诵起来,林用中说:“先生从木桥上走过去吧。先生写诗用‘半亩方塘’譬喻书本,实为生动形象。我们走过水塘,就走进了诗书。”几个人有说有笑,走过了半亩方塘上的木板桥。朱熹边走边看着塘水,若有所思。

听到门口有人说话,郑公馆中的老人打开门来观望。他看出是知县一行人,赶快把他们迎进屋里。郑安道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外出为官,郑公馆里也就只有一个本家老人看管。知县向老人家问安,林用中问他:“老人家,您还记得这位先生吗?”郑老汉看了看,说:“不记得,好像从来没见过这位客官。”朱熹说:“老伯,我不是什么客官,小时候也在这里住过的。”石知县说:“他也是生于斯,长于斯,今天故地重游。”老汉又看了看朱熹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他是朱员外的小官人。几十年过去了,他也出落的这般俊伟,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啊!”几个人在厅堂上坐下,老汉上茶,按尤溪的习惯,远客来到茶中加了一粒冰糖。深秋季节,尤溪没有什么瓜果,老汉从房间拿出些板栗。石知县对老汉说:“老伯,您别忙,我们带朱先生看看就走。”郑老汉说:“知县别走,我有要事相求。”说着,老汉到门外找邻居家让邻居孩子到房子背后的山麓采野果。邻居大嫂听了,怪老汉糊涂。她以最快的速度煮了一大钵头甜鸡蛋,送到郑公馆,给每位客人一碗两个分过去。她的儿子也采来了一大束的野果。大嫂连忙说:“乡野人家,真是见笑。”几位客人都说:“这东西好,我们小时候都吃过。”

喝完茶,朱熹和石知县一行在郑公馆内外走了一圈。百年老屋,显得十分陈旧,廊柱、板壁不像当年那样刷洗得刚刚净净,而是积满了灰尘,有些屋檐明显被雨水侵蚀,庭院里也布满了青苔。走到西厢,朱熹在门口站住了,那是他小时候的卧室。老汉推开门,室内空无一物,地上积满了一层厚厚的尘埃。朱熹心中有些惆怅,轻轻叹道:“岁月易逝啊。怪不得前贤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知是郑老汉还是朱大嫂告知,在家的邻居听说知县陪同当年的朱小官人游览故居,都好奇地赶到郑公馆看望,可是到门口又不敢进去,怕有碍于县老爷观瞻。

石知县看出乡亲们的心思,忙叫林用中请他们进去陪坐。那位朱大嫂手脚麻利,早已把茶几擦洗干净,重新上了热茶,原来那些板栗也盛到一个瓷盘里。旁边还有两个小篾盘,分别装满了生仁、花生。又从老汉的厨房里拿出几块烤干的番薯,分给乡亲们。

有个老汉站起来,慢慢地说:“当年的朱小官人都出来为官多年了,怪不得我们都老得不行了。”朱熹看了看老汉说:“您就是那个爱唱山歌的朱大叔吧?我少小离家老大回,连邻居都认不到了,真是惭愧!”

有个老大娘问:“朱小官人现在在哪里,是当大先生,还是做官?”

有人说:“他在湖南潭州。”有人说:“他在江西。”朱熹说:“我就在不远的崇安,一事无成,有愧于邻里乡亲。”石知县告诉大家:“朱先生扬名天下,就连皇帝也知道他的才学。这是尤溪更是在座乡亲的荣耀啊!”乡亲们听了知县的话,个个点头称是。朱熹和乡亲一一问了相亲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孩子们的读书情况。乡亲们一一作了回答,他们说:“眼下的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还能支持。谷子和杂粮都已入仓,勤作俭吃勉强够。说到孩子读书,真的全靠石老爷的关照。”朱熹听到乡亲们的一番话,心里很感动地说:“子重兄是懂得体恤民情的好老爷,乡亲们都是懂得为老爷的良民。大家懂得勤苦劳作,省吃俭用的道理很好。现在很多地方都不富裕,要靠我们勤俭治家。不怕乡亲们笑话,我的女儿也是嫁到一个贫苦人家,她不好意思,我还写了一首小诗安慰她呢:‘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大家说是不是这样?”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在座的两位大嫂悄悄地对身边的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以后也像这几位客官一样受人敬重。”林用中看那两个孩子挺灵气的,就逗他们背诗给老爷听。两个小孩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你看我我看你,经过一番鼓励,一起背了两首诗,一首是曹孟德的《短歌行》,一首是杜甫的《客至》。朱熹和石知县听了都非常满意。临别,应乡亲们的要求,朱熹写下四句条幅:

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出郑公馆,路经朱大叔门口,看到厅堂上挂着二妃图,朱熹又作诗二绝:

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

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

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

目断九嶷岑,回头泪如雨。

(二十一)秋游天湖赋佳句

乾道年间,回故乡尤溪访友的朱熹有一种“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感慨。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游览尤溪十大名胜天湖寺。

时值深秋,朱熹爱知县石 、教谕林用中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城关水南莲花峰攀登游览天湖。他们沿着像似天梯的山路行走,一路上谈笑风生,好不惬意。天高云淡,艳阳当头,没走出多远,每个人都已汗流浃背。山坡上覆盖着的松、杉、榉、栗等多种树木,既有深沉的绿色,也有黄色红色和由黄转红的各种颜色,这众多的颜色错杂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他们绕过几道沟壑,攀过几道山岗,来到一个高处,脚下山峦连绵,视野顿时开阔起来。随着山势增高,清风徐徐吹来,送来了几分清爽。

路转峰回,终于到了峰顶,站在天湖高处,整个沈城景色尽收眼底,呈现在眼前的便是古色古香的寺庙,它倚山邻水气派庄严。这时,寺庙主持早已在这里迎接来客,并把朱熹一行请进庙,堂内青烟袅袅,香气氤氲,新人心脾。主持和客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绿茶,一边讲述着天湖寺的悠久历史。天湖寺庙始建于南唐,原名天湖院,因门前有一个半月形放生湖而得名。它位于莲花峰的中间,山脉行走到此,凹陷成一方洼地,长久蓄水而成湖,水色绀绿,久旱而不涸,不知泉脉所自,湖中有鱼儿嬉戏,人称神鱼。听着听着,客人都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造化而赞叹不已。接着他们涵括天空地谈论朝纲大事,治学之道,治世之理,笑声不绝。

话题转到佛教禅宗方面来了。

聚集在一起交流佛教的学问,不失为一种颇为雅致的精神享受。对于博学多思得朱熹来说,畅谈佛教的渊源要义,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他侃侃点评佛教经书,讲述禅宗故事,听着不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他首先讲述了一段佛教历史上高僧龙树不平凡的故事:高僧龙树的出家非常偶然,他属印度婆罗门种性,出身高贵,自由放荡不羁。相传曾学习外道,擅长隐身之术,与好友潜入王宫戏弄宫女,王宫侍从无从捉拿。国王震怒,调集众兵向空中乱戳,不放过任何隐秘处,同伴死于乱刃,龙树躲在桌下,发誓若能躲过此难,一定皈依佛门。龙树苦苦念佛,终于奇迹般躲过了灭顶之灾。此后实践誓言,成为一代高僧。

听者对龙树死里逃生甚感欣慰。

接着,朱熹端着茶杯,侃侃而谈:在人生长途中跋涉,谁都难免走弯路、过沟坎、穿风雨、顶雷霆,烦恼苦痛也就免不了要偷袭心灵,而佛正是教芸芸众生摆脱痛苦之术,不为物欲所惑,是一种自我参悟,自己解脱自己的灵丹妙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不让遮蔽眼目的私欲的“因”,酿出害人害己的“果”,并将这些佛理发扬光大,那么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你可以“自觉觉他”,进而“自度度他”,而成佛了。至少,当你心目中有佛,就会觉得心里非常凉,像水洗过一样。

朱熹深入浅出的讲释,引起读者的啧啧感叹,个个频频点头称是。主持为朱熹渊博的学问所折服,仿佛他就是修炼到家的佛学大师。在一片赞叹声中,朱熹抱拳说道:“某7岁就离开尤溪,漂泊在外,后来在崇安五夫里定居,至今已经30多年。岁月悠悠,往日垂髫少年如今已届不惑之年。某与佛学结下缘分,少年时就学二刘、胡三人,曾探究过佛理,后来赴任同安主簿的四年间,多次至福建延平拜见李侗,相与讲学穷究佛学要义,有时两人争辩激烈,经吾师指点迷津,悟出了其中奥秘,以及佛、儒之异同,即释言空,儒言实;释言无,儒言有······”

此时此景,朱熹陶醉在天湖山色之中,不禁想到去年潇湘之行还在岳麓书院,今天站在天湖之巅,他深情地望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人流涌动,感慨万千,高声吟道:

去年潇湘重九时,满城寒雨客思归。

故山此时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晖。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寰小,祗合从今老翠微。

众友对这首诗称赞不觉,朱熹拈须凝视前方,俯视沈城山光水色交相呼应、千姿百态,感慨不已。

(二十二)巧语设法阻皇帝

 

朱熹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早年丧父,可谓一生饱尝人间辛酸。可是从小在父母的严格教育和他父亲的友人学者胡原仲、刘致中、刘彦冲三人训导下,不仅苦读深思、精心钻研四书五经,讲学传道,著书立说。他的学问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胸怀大志,效命朝廷,朝野上下,朱熹的名字不胫而走。庆元元年(1195年)也就是朱熹65岁这一年,经人举荐,进朝廷当了侍讲,每隔十天半个月都得给宁宗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宣讲先王之学、治国之道。朱熹深感这是他宣传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治朝纲,振兴国家的极好机会。他在登堂讲课之前,总是精心准备,还面壁大声朗诵讲稿,使之倒背如流。因此讲起课来,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妙语如珠,听讲的文武官员鸦雀无声,宁宗皇帝也为朱熹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口若悬河的思辨才能所倾倒,一时间对他赏识有加,恩赐甚隆。在侍讲之余,皇帝还经常单独留下朱熹拉家常。

一天,皇帝向朱熹问家乡的事,朱熹说:“微臣老家在尤溪,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美极了。”皇帝请道其详,朱熹把尤溪“双峰挂日,高山流水,牛岭耕烟,金鲫湛泉,韦斋垂柳,半亩方塘,二水明霞,龙潭高雪,东岩虎啸,西泽龙潜”等十景,绘声绘色地说出来,说得皇帝心花怒放,十分高兴地说:“那就到尤溪玩一玩吧。”

朱熹一听皇帝要到尤溪玩一玩,就想,这下糟了。早年有一位皇帝到尤溪游玩的传说顷刻浮现在眼前:

那个生性好动的皇帝,在那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路浩浩荡荡历经数月,终于来到了尤溪的一个乡村。他看到这里地势平坦,皇帝马上感到心旷神怡,再加上旅途疲劳,等不及进县城,就下轿走进一户农家里。这户农家,有一个青春妙龄非常漂亮的姑娘,她目光温柔,水灵灵的,容貌清秀,聪明文静。那位花心很重的皇帝顿时心旌摇曳,一眼就看上她了。他真的爱上她,他爱她怯生生的步态,羞答答的回话,细细的嗓音和含而不露的笑容。觉得她越看越可爱,真是山窝窝里的金凤凰,于是就干脆住了下来。姑娘对皇帝也是倾心相爱,柔情似水,凡是乡村少女迷恋上一个男子时能做的她都做了———对他以身相许了。尽管他俩情意绵绵,难舍难分,过了几天,这位皇帝还是要打道回京。临走时,给姑娘留下一些银两作为安慰,并许诺回京后会派人来接她去与他团圆。

这位皇帝回到京都,虽然皇宫美女如云,妻妾成群,却还是念念不忘尤溪这个村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于是就派了几个听差到尤溪,准备把她接到京都日夜厮守。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时的村姑已经不在人世了。原来她跟皇帝同床共枕数日,有了身孕,作为未出嫁的姑娘,跟邂逅的陌生男子怀上孕怎么见人呢?一气之下只好自尽了。

这段传奇的悲剧早已铭刻在朱熹的心里。如果宁宗皇帝真得出访尤溪,非同小可,途经那些县必然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首当其冲负担最重的肯定是尤溪百姓,而且说不定还会闹出什么新花样出来,应该设法阻止皇帝才是。想到这里,朱熹忽然计上心来,奏到:“圣上亲到尤溪,足见圣上爱民之心,乃万民之福,但那尤溪虽山清水秀,却是蛮夷僻壤,路途遥远,山高水险,车马难行,圣上御驾亲幸多有不便。”

宁宗问道:“从东路走何如?”

“不可,不可。圣上有所不知,东路要过梅仙马蹄岭,马见了都要啼哭,那已够高险了吧!”朱熹故意把“蹄”字说成啼哭的“啼”字。

宁宗听了信以为真,又问道:“从西路走怎么样?”朱熹说:“启奏万岁,那西路也是凶险,比东路更有甚之。”宁宗不快:“西路有何凶险?”朱熹说:“西路要经过勒骨抽肠,山高林深,毒蛇猛兽出没其中,经常袭击过往行人,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丢了性命。圣上乃万乘之尊,身为国家安危,万万不可冒此风险。朱熹故意把管前镇“鹿角柳塘”村说成“勒骨抽肠”。宁宗听了朱熹说东西两路都无法到那尤溪仙境,不禁大失所望,十分不乐地说:“爱卿所说可是当真?”朱熹见了宁宗动气,忙跪奏道:“微臣怎敢欺骗圣上,请圣上明鉴。”宁宗想想也是,既然尤溪山路那么险恶,自己又何必冒这个险呢!就打消了去尤溪的念头,闷闷不乐地说:“爱卿请起,既然如此,朕不去就是了。”

宁宗哪里知道,尤溪除了山路还一条水路运输的交通要道,河内船只终年穿梭来往,只要乘船到尤溪就十分便利。所谓山高路险,不过是朱熹为了使尤溪及沿途百姓免遭涂炭,冒着犯下欺君之罪的危险,把尤溪的地名添油加醋,故弄玄虚,以阻止宁宗驾幸尤溪罢了。

(二十三)逃难隐居龙门洞

 

南宋的时候,朱熹在朝廷做官,受到朝廷权贵的妒忌。朝廷权贵不仅极力反对朱熹的正确主张,而且千方百计设计陷害他。皇帝也听信谗言,要捉他进牢房。这消息不知怎么被朱熹知道了,他连夜逃出京城,跋山涉水,跑回家乡尤溪来避难。

皇帝发现朱熹跑了,就四处贴着赏格告示缉捕。这天,朱熹眼看被一群官兵赶上了,他慌不择路地跑着跑着。到中仙百丈崖,但见一条溪流横在面前深不可测。后有追兵,前无去路,怎么办?

正在万分危急之际,忽然发现溪流上游有一独木桥,真是绝处逢生。朱熹不顾一切地匍匐在独木桥上缓缓爬行,终于过溪去了。不一会儿,追兵赶到溪边,就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狂风大作,瓢泼大雨不停地倾泻,真象俗语说的“天漏了”。雷,在乌云间为风雨呐喊,为四方涌来滔滔洪水助威,转眼间,洪水猛涨,独木桥被滚滚洪流冲走了,一群官兵,面对滔滔江水和一片云遮雾盖的深山,哪里还有朱熹的影子,只好打道回府了。

且说朱熹过了溪,惊魂未定,忽然隐隐听见有人在呼唤,他吃了一惊,以为又遇到追兵,定睛一看,却是一个老农。原来,不远处这个老农已看到官兵追捕朱熹的场景,十分同情这位落难者,认为他可能是个好人,有心要搭救他。于是便呼喊:“快跟我来,快跟我来!”顿时,朱熹像漂泊在茫茫大海的落水者,突然抓住了一个救生圈,惊喜万分,踉踉跄跄迎了上去,仅仅握住老农的双手。这位老农连忙把朱熹带到附近的一个山洞去避雨,并取出干衣服让他换上,朱熹不胜感激。老农对朱熹说:“这个山洞叫‘龙门洞’”。直到这时,朱熹才喘了口气,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

朱熹环顾这山洞才四尺,而其深莫测。洞中有石龙,石凤、石马、石蜂窝、石佛海、石楼、石钟、石鼓,样样形态逼真。石窦滴水如雨,其水流入石穴,莫知所之。入百步许,蝙蝠为群,其大如鸦,扑人面,不可深入。这里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朱熹看罢,禁不住赞叹:“天造地设一奇观矣!”

老农关切地问道:“先生,刚才官兵为什么抓你,你到底犯了什么罪?”朱熹据实相告:“老夫名叫朱熹,原本在朝廷为皇帝讲学,奸臣陷害于我,还派官兵一路追拿,老夫实属无奈,才历尽艰辛逃难到此。”老农听罢,大惊道:“先生,你莫非是县尉朱松的公子,请受小民一拜。”说着屈膝下跪,朱熹这下慌了,连忙俯身将老农扶起,说道:“老夫便是,今日逃难到此,举目无亲,多亏兄长搭救,岂敢受此大礼?”老农又说:“你父亲当年在尤溪为官时,他时常走乡串户,体察民情,也曾到此一游,还留下墨迹。”说着他手指向洞口石壁,只见“别一天地”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顿时,朱熹既十分惊讶又感到欣慰,抚今追昔,他想起来了小时候家父绘声绘色地讲述漫游龙门洞的情形和当时写下的诗句,诗云:“阿游陆尘久,亦复太痴绝,未成字一枝,况乃辨三穴,唯馀爱山意,如水必东折······”

老农望着这位落难圣哲,心中甚感怜悯,宽慰他说:“我是孤身一人,在这山洞居住多年。先生眼下落难,一时半刻还不能离开这里,若不嫌弃就与小民在此栖身,等到这个洞口云开雾散,天下太平了,或许你还可以回到朝廷做官。”朱熹也觉得四处都在搜捕,的确也没有其它藏身避难的好去处,就听从老农的话,在这里住下了。朱熹在山洞住下后,平时就编撰《四书集注》,有空闲时就和老农谈论朝廷内外轶闻趣事,老农也给朱熹讲述龙门洞的传奇故事。

在很早以前,中仙百丈崖下的小溪边,住着七八户人家。有一天,有姑嫂俩到小溪边洗衣挑水,好奇爱动的小姑娘忽然发现溪边的沙滩上有两个像鹅卵大小的石头蛋,晶莹剔透,十分可爱,就趁嫂子不注意时,悄悄地弯下腰捡起来,藏在怀里。

说也奇怪,自从小姑藏起石头蛋后,她肚子就莫名其妙地一天天大起来了,很像怀孕的样子。一个黄花闺女未婚先孕,这是多么玷污门风的事啊。小姑的父母,也认定是女儿做下伤风败俗的丑事,一怒之下就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女儿逐出家门。

小姑举目无亲,走投无路,只好在百丈崖的山腰上找个避风雨的所在栖身下来,饿了就摘些野果吃,渴了就捧口泉水喝。好不容易挨到临盆的日子,小姑痛的死去活来,只听得噼啪一声巨响,小姑产下了一条黑龙和一条白龙。小黑龙一生下来就是条孽障,它不顾母亲的死活,一头往崖壁上钻去,把百丈崖穿得七孔八洞,自己找安生地方去了。那小白龙倒懂得孝道,他见母亲痛得昏死过去,就守在一旁,把龙涎一口一口地喂进母亲嘴里。过了三个时辰,小姑缓过气来了,小白龙对她说:“母亲,你为我们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和痛苦,现在,你又无家可归,就随孩儿上天宫享福去吧!”并叫母亲抓紧它头上的角,闭起眼睛,没听到呼唤,千万不可睁开眼睛。小白龙吩咐完了,让小姑骑在自己背上,开始腾云驾雾飞上天去,只听耳旁风声呼呼直响,她忘记了小白龙的吩咐,不由得睁开眼睛一看,只觉得头昏眼花,“啊”了一声,一头从云端栽了下来。小白龙看母亲跌了下去,马上飞身下来抢救,可哪里来得及呢?母亲早就摔死在山下了。小白龙悲痛欲绝,直在地上翻身打滚,把一座小山坡滚成了一片平地,那平地就是现在叫龙门场的地方。最后,小白龙没办法,只好卷起母亲的遗体上天去了。

不久,小黑龙不孝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很气愤,罚小黑龙守在百丈崖的山洞里不得上天宫受封。天长日久,小黑龙就羽化成石龙。后来人们就把小黑龙镇守的这个山洞叫做“龙门洞”

朱熹听罢,沉浸在悲思中,默默无语。许久,他叹了一口气道:“小白龙不愧为孝子啊!人,乃是,天地间万物之主宰,更应当如此,若不是,非人也······”

过了三年三月零三日,这天,洞外云开雾散,一缕阳光照进洞来,洞内豁然开朗,老农高兴地对朱熹说:“天下太平了。朱先生可以回朝廷做官去了!”朱熹听了,喜出望外,连忙整理写完的《四书集注》手稿,拜别了老农,取道山下。

果然,世道变了,新君登基,大赦天下,皇帝重新起用朱熹。

参考文献: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王亚玲《朱熹》

②陈长根《朱子行迹传》,王亚玲《朱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