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尤溪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尤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周庆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连同《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回顾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聚全县上下智慧,成功克服了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困难挑战,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要务,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双增,分别比2015年增长16.2%、14.1%,跻身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先进行列;外贸进出口总额从5.95亿美元增加到10.27亿美元,生产企业进出口规模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26元,比2015年增长54.6%。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从25.3:43.4:31.3调整为23:40:37,形成了“3+2+2”产业发展新格局。工业方面,纺织产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260亿元,混纺纱能力突破140万锭,被授予“中国混纺纱名城”;林产工业产值实现107.4亿元,林产品出口居全市首位,是全市唯一的省级林产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县;矿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铅锌企业从原来25家整合到1家,绿色铅锌产业园及非金属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建设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南园、城西园初具规模,新建香精香料产业、临港工业等专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尤溪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市榜首。农业方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历年位居全市首位,被列入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联合梯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服务业方面,“我家在景区·度假来尤溪”品牌全面打响,创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8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A级景区数量从无到位居全省首位,被国家文旅部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创建纵深推进,被评为全国县域电商示范百佳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城乡面貌实现显著改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1.8%提高到48.5%。东城片区,水东新城、三奎新城基本建成,初步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山水新城;中心城片区,解放路环城路道路提升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水南片区旧城改造等项目基本完成,古城展现新貌;西城片区,加快西城新区开发建设,物流园等5个项目及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形成以交通枢纽为依托的综合城市主体框架。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半山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西城镇和城关镇下村村等10个村列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镇、村,洋中镇、溪尾乡被列入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尤墩村等29个村被列入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闽中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五年来累计投资141.2亿元,厦沙高速尤溪段、莆炎高速尤溪中仙段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15.48公里;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五年来实施防洪减灾等五大类71个项目,累计投资26.22亿元,投资体量位居全市首位;供电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五年来累计投资3.35亿元,汤川风电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信息设施建设持续加快,五年来累计投资1.8亿元,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25.6%,农村光纤到户用户占比达15.8%。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深化河湖长制工作,重点流域水质均达Ⅲ类标准,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点湖库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养殖污染整治成效突出,全面完成闽湖、紫阳湖、尤溪下游库区网箱养殖清理;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09%,获评省级森林养生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实现持续释放。医改方面,成为全国四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率先实施“三医联动”“健康负责制”,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显著激励表彰扶持,县总医院被评为“中国县域医改样板医院”。融媒体改革方面,“四创四融”尤溪模式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县融媒体中心荣获“全国媒体融合先导单位20强”。林改方面,创新林业行政执法“一带三”模式,成为全国七个基层典型之一并在全国推广;创新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机制,实行护林员“村推、乡聘、站管、县监督”管理模式,获得省林业局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实施社会化碳汇项目,并正式进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交易。道路交通安全体制改革方面,探索形成“六强”道安模式,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8年大幅下降,经验做法在省委《调研内参》发表。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民生事业实现全面进步。民生保障方面,县财政每年用于民生支出达80%以上,累计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03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57户5805人和36个贫困村、24个空壳村、2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提前一年退出管理;新增城镇就业64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7%以内;建设农村幸福院153所、居家养老服务站3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所;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方面,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新建或改扩建学校51所,增加学位1.82万个,高考成绩连续四年位居全市前列,中考成绩全市位次提升6名,尤溪一中被列入全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省家长教育中心落户尤溪。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成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推行村级卫生所“1733”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县总医院和中医院被确认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朱子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出版发行《朱熹行迹传》等著作10余册,连续举办4届海峡论坛尤溪分会场活动,列入全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朱熹诞生地被国台办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社会治理方面,平安建设不断深化,调处化解一批重大矛盾纠纷,有效整治一批安全隐患,通过省级禁毒重点关注县重点整治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成效显著,连续16年保持命案必破,是全市唯一的“福建省2013—2016年度平安先进县”;“七五”普法深入开展,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和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同时,统计、工商、体育、退役军人、供销、气象、老龄老干、计生协会、侨务、档案、工商联、工青妇、文联、民族宗教、双拥、金融、保险、烟草、邮政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我们应对挑战、经受考验的一年,也是我们克难攻坚、逆势奋进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因时因势打出了战疫情、促发展的“组合拳”,深入开展城市开发建设、乡村振兴、工业项目和园区平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7亿元,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7亿元,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47元,分别增长4.0%、6.5%。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突出抓疫情防控,着力促进健康安全。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在全市率先实施全面暂停城区公交、出租车运营等有效措施,严密抓好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来尤人员跟踪健康管理,构筑起县、乡、村(社区)三级防控网络,有效防止疫情在我县传播蔓延,自2020年2月16日起无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总医院、中医院在全市率先被省卫健委确定为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县级医疗机构,完成核酸检测65343人次,完成第一阶段疫苗接种任务; 全市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综合演练在我县举办,有效提升我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卫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综合推进县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谋划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楼等17个项目,总投资20.5亿元。
二是突出抓重点攻坚,着力促进难题破解。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提升;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率先在全市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良率降至0.79%,保持全市前列;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扎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交办信访件整改工作,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全县流域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Ⅱ类标准以上,水土流失率下降至7.13%,获得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正向激励。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年”活动,成立政策咨询服务公司,争取各类债券资金额度16.05亿元,资金额居全市首位;成立县招商服务中心,创新招商奖励机制,全年共开展招商对接活动86场,签约项目109个,总投资162.3亿元,是全市唯一通过“云签约”平台实现“央企、民企、外企”都有项目签约的县;注册轻资产企业148家;“五个一批”新增开工项目47个、新增投产项目51个,新增开工项目数居全市首位。
三是突出抓产业发展,着力促进经济提质。现代农业强基增效,完成粮食播面33.6万亩、粮豆总产量13.5万吨;加快推进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实施华达茶叶精制茶加工迁建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祥云生物等第一批3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16%。新增农民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1家,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79.8%。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措施有力,2020年5月底全县工业企业全部复工、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达产,全年共减少企业用电成本4327.8万元,减租931万元。纺织产业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顺源6.5万锭粗细络联智能数字化纺纱、东方鑫威等项目建成投产,康运蕾丝花边面料智能化生产车间等项目投入使用,旭源35万锭混纺纱一期等项目序时推进。林产工业有效应对美国“双反”调查等外部市场冲击,44家林业规上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竹木加工集中区动工建设。第三产业企稳回升,开展“我家在景区·度假来尤溪”系列旅游营销宣传活动,全域旅游实现复苏回暖,预计全县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古溪星河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久泰小镇等3个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围绕“全闽乐购”主题,开展“网红直播”等助销活动,打造“我家尤礼”主播带货平台;启动闽中网货集散和快递物流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0.78亿元、网货零售额10.93亿元,分别增长12.6%、12.8%。
四是突出抓城乡建设,着力促进协调发展。城市发展有成效,西城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成效,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104份,18个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前进路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工人文化宫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璞玥澜山等楼盘开工建设。城市管理有作为,实施城市管理“五难”治理攻坚行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12个,新建改造公厕9座,完成厦岗街等背街小巷治理;深入开展“两违”综合治理,全县共处置违法建设面积29.4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23万平方米;基本完成紫阳公园等5个公园绿地老年儿童活动设施改造提升。乡村面貌有提升,启动新阳中心片区建设,实施渔溪线等10个项目,农民文化主题公园等5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抓好乡村振兴“两带一镇十村”示范创建,11个重点村实施项目103个,完成投资7741.2万元;加强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溪尾乡、新阳镇被列入全市农村新型住宅小区集中建设试点乡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五行动”,全县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6.08%,完成村庄规划编制102个,完成裸房整治700幢;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及损毁修复134公里。
五是突出抓民生改善,着力促进和谐幸福。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深化“十百千”创新创业计划,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98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30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6%;落实各类救助扶助资金7754.38万元、救助扶助28384人次。社会事业更加进步,西城中心小学(二期)等8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居全市前列;全面推进健康负责制,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提供健康全过程管护,被省卫健委确认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被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重点建设区并启动建设,举办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县博物馆被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全省唯一被评定的县级博物馆。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打掉涉黑涉恶集团和团伙9个,好评率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二;基层平安建设更加扎实,“六无”村(社区)数量居全市首位,无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总结推广信访工作“三三”机制,妥善化解信访事项916件,化解率达93.1%,被国家信访局评为信访工作“三无”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通过省级文明县城验收,洋中镇桂峰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
六是突出抓自身建设,着力促进效能提升。深入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行政审批时限压缩72.3%,e三明和12345政务服务平台群众诉求及时查阅率、回复率均达100%,满意率达99.85%。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1351项服务事项入驻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4件、政协委员提案88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分别达97.1%、100%。全面实行二级绩效考评机制,有效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强化审计监督,扎实开展“文山会海”整治,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多重挑战集中显现、多重困难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下,我们经历了磨练、经受了考验,“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态势积极向好,尤溪发展迈出了艰辛而扎实的一步。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奋斗伴随艰辛,发展充满挑战。我们清醒认识到,尤溪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常态化疫情防控任重道远;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部分制造业、服务业、外贸企业等出现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增税源不多,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教育、卫生、养老等优质资源供给不足,与群众美好生活向往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有待增强,干事创业精气神还需进一步提振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敢于揭丑亮短、刮骨疗毒,全力以赴抓好工作,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重托!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高水平开启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县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尤溪县委关于制定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下面,我作个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035年远景目标:与全省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各项目标努力达到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局部领先,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新时代新尤溪建设展现新局面。“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县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打造“我家在景区”,为推进以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的“三明实践”多作探索、多作贡献,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尤溪篇章。“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发展质量大幅跃升,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社会文明持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城市PM2.5浓度下降值达到市级要求以上,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标准保持在Ⅲ类以上,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民生事业蓬勃发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以基层治理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平安尤溪建设开创新局面。
第二,关于“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倾力打造实力尤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能力,以“双孵化五中心”为重点,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县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孵化器2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激活创造活力,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新政,培育壮大科技创新、高技能产业人才队伍,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技能人才达2200人。加大科研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到2025年,R&D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5%以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产业,坚持在“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拓展延伸,力争到2025年,纺织、林产、矿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6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机械电子和香精香料产业各实现产值30亿元,努力建成新型工业强县。提升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种业等七大提升工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力争到2025年,注册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主体400个以上,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个以上。提升服务产业,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康养产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功能突出的休闲养生、特色医疗养生服务基地,持续打响旅游品牌,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到2025年,全县实现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0亿元,创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引进和建设重点物流项目,抓好现代物流城等项目建设,壮大电子商务功能,发展跨境电商,打造闽中物流中转枢纽;推动高端商贸服务集聚,打造专业市场和特色夜间经济圈,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二)立足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倾力打造活力尤溪。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探索深化医疗卫生、融媒体、教育、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构建更加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尤溪改革品牌。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县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激发活力动力,促进做大做强,切实提高经营效益。深化尤台交流融合,以朱子文化交流为纽带,以国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平台,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建设尤台合作“共享空间”、尤台青年创业基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等载体,形成台资承接集聚区、转型转移示范基地,并将“朱子礼乐·儒风雅韵”打造成全国对台核心交流品牌。深化对外开放合作,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衔接福州新区建设,密切与周边地区共建协作,打造尤溪对外开放升级版。大力实施开发拓展行动,探索科学承接新模式,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力争五年累计到位内资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
(三)立足区域统筹和特色发展,倾力打造魅力尤溪。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建设寿宁至永定高速公路尤溪段、尤溪吉木至西城高速公路、国道G235线、省道S308线等项目,全力争取昌福(厦)高铁过境尤溪并设站,进一步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基本形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充电桩等建设,统筹推进物流数据中心、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等一批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精品化,将精品意识贯穿到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高水平建设城市新区,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快西城新区、埔头片区、罗坑院片区等区域开发建设,努力实现“大县大城关”,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6.9平方公里;高标准完善提升中心城,以打造朱子文化园为核心,统筹抓好“一河两岸”滨水绿廊等项目,切实增强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品味。推动乡村发展特色化,按照“试点先行、串点连线成片”思路,实施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提升工程,推动乡村“点、带、圈、面”同步提升,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尤溪样板,力争到2025年,建设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15个以上,每个乡镇打造乡村振兴精品村3个以上。高标准推进新阳中心片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四)立足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倾力打造美丽尤溪。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经济生态高效、环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的尤溪样板;统筹考虑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对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安排土地保护开发和环境修复,促进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坚持系统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开展水环境三年整治提升行动,深化河湖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到2025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流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100%。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创新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新机制,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加快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努力走出尤溪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立足文化繁荣和社会治理,倾力打造文明尤溪。提高文化影响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媒体主阵地作用,传播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优质资源,加快推进朱子文化园二期、县文化馆和图书馆一体化、县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全国一流的朱子文化交流基地,将“朱子祭典”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联络海内外同胞的重要品牌,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强县。提高治理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提升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行政审批职能,构建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推进信用城市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文明度,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专项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创建评选,力争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60%以上。
(六)立足民生改善和福祉增进,倾力打造幸福尤溪。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千方百计稳经济、拓岗位、兜底线,构建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促进机制,力争每年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3000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六大群体增收计划,健全完善增收机制,力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以上。大力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实施“强基、壮腰、筑梦”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构建普特融合特教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力争到2025年,总体达到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实施县总医院整体搬迁、疾控中心、卫校迁建等项目,推动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医疗医药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完善城乡养老、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特殊群体社会救助四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三、2021年工作意见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建议今年全县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外贸出口与2020年持平;完成市下达利用外资任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做好“三明实践”尤溪篇章,实施乡村振兴等五大领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在提档升级上力求新成效。提升制造业硬实力,纺织业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抓好康运针织、华扬纤纺等亿元以上项目,力争顺源系列产值达40亿元以上,鑫森合纤、丰帝锦纶长丝产能突破12万吨,加快推进染整企业“退城入园”工作。林产工业重点扶持红树林木业等龙头企业,组建产销、贸工林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产值突破110亿元。矿产业重点推进金东矿业谢坑矿区采矿证延证,加快非金属矿采矿权延续工作,推进矿产业朝高附加值、高税收方向绿色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香精香料、机械电子等产业,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力争机械电子产值突破10亿元、规上企业达5家以上,引进香精香料产业项目10个以上。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实施旅游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旅游休闲集镇、研学旅行基地等建设,策划生成一批文旅康养项目,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6%、30%。优化闽中电商产业园、闽中智慧商圈产业园功能布局,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商贸物流,扶强货运物流企业,加快西滨千吨码头等项目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大力发展城市“夜间经济”,推动城区业态提升、人气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力,开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机器换工”30台(套)以上,完成“两化融合”企业建设7家以上、“上云上平台”企业建设10家以上。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创建提升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众创空间,力争新增科技型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增速20%以上。提升平台承载力,完善“一区多园”管理机制,加快城南园、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临港工业集中区、竹木加工集中区等平台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力争新增工业用地1650亩以上,引进企业20个、总投资30亿元。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通过“腾笼换鸟”,激活工业发展潜能。
(二)聚焦项目攻坚,在发展动能上实现新提升。精准招引项目,抢抓国家新一轮支持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发挥政策咨询服务公司作用,精准策划一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产业性、补短板项目。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闽西南等重点区域,充分发挥“1333”招商机制,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第三方招商,力争签约亿元项目15个以上,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精心推进项目,持续开展项目攻坚活动,加快推进71个总投资151.75亿元的“五个一批”在库开工、增资项目和20个计划投资24.59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确保2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2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精细服务项目,持续完善“信息沟通共享、全程并联代办、主动靠前服务”项目审批提速三项机制,全力破解审批、征迁等难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建立企业“白名单”资源库,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三)聚焦城市发展,在扩容提质上开创新局面。坚持城市规划为先,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翠云园解联建等10个地块控制性详规编制,合理布局空间结构。优化主要功能地块、道路、景观、节点的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和刚性管控作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坚持城市建设为重,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片建设、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西城新区建设,加快光林村、西城新村等6个村征迁工作,力争完成土地征收90亩。全力推进市政道路、老旧小区改造、朱子·古街等31个项目建设,抓紧推动农产品早市批发市场、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工人文化宫、三奎新城商贸综合体等项目投入使用。坚持城市管理为要,用绣花功夫抓管理,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五难”问题治理,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数字化手段抓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数据在城市管理相关领域应用,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用人性化方式抓管理,积极转变执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推行柔性执法服务模式。
(四)聚焦农业农村,在乡村振兴上创造新业绩。促进农业优先发展,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食用菌、金柑、生猪等“一县一业”主导特色产业,加快规划“一乡一业”产业格局,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值250亿元;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巩固沈郎茶籽油、“尤溪红”等品牌基础上,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西城至新阳(大田界)、象山至坂面等交通项目建设,打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收官战,完成西彩线等13条农村公路新改建及损毁修复137公里以上。实施乡镇老旧农贸市场搬迁改扩建工程,抓好洋中农产品批发综合市场等农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实施联合—南平塔前35kV线路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城区5G信号全覆盖。纵深推进农村改革,强力推进新阳中心片区建设,加强和规范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打造一批农村新型住宅小区集中建设试点;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林地、耕地、闲置宅基地等资源资产;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全力解决一批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巩固提升小流域治理成果,重点流域水质标准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落实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实现安全利用率达91%以上。
(五)聚焦民生民利,在普惠共享上谋求新作为。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做实中央苏区文章,修缮红四师师部旧址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持续唱响“风展红旗如画”。巩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县第三实验小学(一期)、东城第二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强基、壮腰、筑梦”工程,深化“县管校聘”、总校制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区集中办学,推动教育优质发展。实施“健康尤溪”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医防融合改革,启动疾控改革,加快妇幼保健院后勤保障楼、中医特色大楼等项目建设,抓好消化内科等6个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养壮大医疗人才队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项目建设,开展纪念朱熹诞辰、海峡论坛尤溪分会场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多渠道促进居民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基本医保参保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均高于99%。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所以上,改扩建农村幸福院10个,实现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推进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终期评估检查验收,完成新一周期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编制工作。落实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关心关爱政策,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让更多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物资保障、检测能力、医疗救治、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救治服务水平。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大“六无”村(社区)建设力度,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尤溪。全力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提高公共应急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四、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全力以赴书写新时代新尤溪高质量发展答卷。
(一)建设务实型政府,让人民更认可。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把关键领域改革、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工程具体化,定人定岗定责,逐条逐项抓推进、抓落实。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引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中立新功,在招商引资中显身手,在服务发展中当先锋。
(二)建设高效型政府,让人民更满意。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审批程序,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e三明、智慧尤溪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加强政民、政企互动,提升服务效能。
(三)建设担当型政府,让人民更信赖。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升政府系统的操作力和执行力。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激励约束并举,严督实考、跟踪问效,引导各级干部讲担当、讲规矩、讲奉献,让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在全县蔚然成风。深入开展“四项服务”,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落实到位。
(四)建设创新型政府,让人民更舒心。积极推进政府系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新思想、新理论培训学习,提升干部队伍创新能力。加强政务创新,实行“一窗办”“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预约办”等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益。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让人民更拥护。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推进正风肃纪。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坚持勤俭从政,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紧要处。坚持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监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尤溪建设,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尤溪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3+2+2”产业发展格局:指巩固提升纺织、林业、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香精香料、机械电子两大新兴产业。
2.“四创四融”:指机制创活,转变理念保障“融”;技术创新,打造平台支撑“融”;内容创优,讲好故事服务“融”;创业创效,多元创收反哺“融”。
3.林业行政执法“一带三”模式:指一个林业站站长兼执法中队长,带好林业站技术人员、执法中队人员、村级护林员三支队伍。
4.村级卫生所“1733”管理模式:指乡镇卫生院以一延伸、七统一、三规范、三加强的管理模式。
5.“六稳”“六保”: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稳定、保基层运转。
6.“五个一批”:指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
7.乡村振兴“两带一镇十村”:“两带”指打造跨村联建乡村振兴示范带和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一镇”指打造“商贸流通型”“城乡结合型”的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西城镇。“十村”指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在上述两条示范带以外,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8.“一革命五行动”:“一革命”指农村“厕所革命”,“五行动”指农村垃圾治理行动、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行动。
9.“六无”村(社区):指“无犯罪、无涉毒、无赌博、无邪教、无失信、无群体性上访”村(社区)。
10.信访工作“三三”机制:指领导接访、排查研判、宣传教育三个常态化,责任落实、调处化解、督查督办三个全覆盖,信访评理、诉访分离、依法处置三个必到位。
11.“四篇文章”:指“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
12.“四个着力”:指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13.“五比五晒”:指比增长点、晒质量,比拉动点、晒投资,比税收点、晒效益,比补短板、晒三产,比真招商、晒服务。
14.“1333”招商机制:指1个招商中心、3个招商区域、3支第三方机构、3支招商团队。
15.“四项服务”: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