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尤溪县2025年度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

日期:2025-06-16 17:50 来源:尤溪县农业农村局
| | | |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好抓实,我县杂交水稻制种不断取得长进。为进一步实施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制种大县奖励奖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持续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加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的通知》(农种政函〔2025〕2号)、《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尤政文〔2023〕1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尤溪县2025年度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政策依据 

  1.《实施方案》第四部分重点建设内容,项目3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表述内容“构建覆盖主要水稻制种区域、特殊地形小气候的水稻制种小气候站网”,依据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的通知》(农办种〔2021〕2号)“构建种子基地田间监测网络,为精准掌握农情、墒情、虫情、病情提供信息化支撑”。根据《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规划(2022—2025年)》(尤政文〔2023〕118号),“规划期大县奖励资金安排可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在各项目间统筹调剂使用”;原规划安排资金50万元建设“数字化种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结合产业发展需求,2025年计划安排200万元实施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 

  2.《实施方案》第四部分重点建设内容,项目4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项目,表述内容“推行耕地整村流转机制,深化“一村一企”协作模式,推进制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建立“一村一企”合作机制,流转耕地面积达500亩(含)以上、流转期限3年以上并与种子企业签订稳固合作协议的基地村,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依据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农办种〔2022〕11号)“推进基地与优势企业合作共建。各地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支持种业企业与制种大户、合作社、农民建立长期契约合作关系,确保基地稳定”。 

  三、目标任务  

  2025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种子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产值突破1.2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杂交水稻制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制种基地基础设施管护、水稻制种气象病虫服务平台建设、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提升、制种高新技术培训、种子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培训制种农户300人次以上,全县良种生产加工能力、种子质量控制能力、种业监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四、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内容:一是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三明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国稻种基地”的战略部署。二是建设原则。坚持保供优先、县企共建、创新驱动、产管并重原则。三是目标任务。2025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种子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产值突破1.2亿元。四是重点建设内容。2025年度初步谋划实施8个项目,其中直接投资(以奖代补)项目7个,1.拟在中仙镇东华村,坂面镇大坪村、肖坂村、华园村、后坑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制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2.在城关、梅仙、联合、坂面、管前、八字桥、西城等乡镇制种村实施制种基地管护项目,总投资150万元;3.建设12个农田小气候站,实施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总投资200万元;4.实施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项目奖励50万元;5.实施种子质量提升项目20万元(高产技能竞赛、黑粉病试验、开展涉种执法保障体系建设;申报“尤溪稻种”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制种高新技术培训项目12万元(摄制《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宣传片、添置培训设施设备、多形式技术培训300人次);7.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十五五”建设规划(2026-2030)等相关费用60万元。投资补助项目1个,即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提升项目,对未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的种子机械补贴安排8万元。五是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考评考核。  

  五、范围期限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尤溪县全域,涵盖在尤溪县境内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相关活动的种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以及参与制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等主体。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 魏文辉,0598-6330942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好抓实,我县杂交水稻制种不断取得长进。为进一步实施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制种大县奖励奖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持续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加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的通知》(农种政函〔2025〕2号)、《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尤政文〔2023〕1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尤溪县2025年度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政策依据 

  1.《实施方案》第四部分重点建设内容,项目3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表述内容“构建覆盖主要水稻制种区域、特殊地形小气候的水稻制种小气候站网”,依据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的通知》(农办种〔2021〕2号)“构建种子基地田间监测网络,为精准掌握农情、墒情、虫情、病情提供信息化支撑”。根据《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规划(2022—2025年)》(尤政文〔2023〕118号),“规划期大县奖励资金安排可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在各项目间统筹调剂使用”;原规划安排资金50万元建设“数字化种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结合产业发展需求,2025年计划安排200万元实施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 

  2.《实施方案》第四部分重点建设内容,项目4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项目,表述内容“推行耕地整村流转机制,深化“一村一企”协作模式,推进制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建立“一村一企”合作机制,流转耕地面积达500亩(含)以上、流转期限3年以上并与种子企业签订稳固合作协议的基地村,给予一次性5万元补助”,依据是《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农办种〔2022〕11号)“推进基地与优势企业合作共建。各地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支持种业企业与制种大户、合作社、农民建立长期契约合作关系,确保基地稳定”。 

  三、目标任务  

  2025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种子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产值突破1.2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杂交水稻制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制种基地基础设施管护、水稻制种气象病虫服务平台建设、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提升、制种高新技术培训、种子质量提升等项目建设。培训制种农户300人次以上,全县良种生产加工能力、种子质量控制能力、种业监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四、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内容:一是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三明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国稻种基地”的战略部署。二是建设原则。坚持保供优先、县企共建、创新驱动、产管并重原则。三是目标任务。2025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种子产量达到800万公斤以上,产值突破1.2亿元。四是重点建设内容。2025年度初步谋划实施8个项目,其中直接投资(以奖代补)项目7个,1.拟在中仙镇东华村,坂面镇大坪村、肖坂村、华园村、后坑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制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2.在城关、梅仙、联合、坂面、管前、八字桥、西城等乡镇制种村实施制种基地管护项目,总投资150万元;3.建设12个农田小气候站,实施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一期项目,总投资200万元;4.实施规模化制种基地激励项目奖励50万元;5.实施种子质量提升项目20万元(高产技能竞赛、黑粉病试验、开展涉种执法保障体系建设;申报“尤溪稻种”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制种高新技术培训项目12万元(摄制《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宣传片、添置培训设施设备、多形式技术培训300人次);7.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十五五”建设规划(2026-2030)等相关费用60万元。投资补助项目1个,即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提升项目,对未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的种子机械补贴安排8万元。五是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管理、强化考评考核。  

  五、范围期限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尤溪县全域,涵盖在尤溪县境内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相关活动的种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制种大户以及参与制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等主体。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 魏文辉,0598-6330942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