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尤政文〔2021〕217号)

日期:2021-11-02 17:08 来源:尤溪县政府办
| | | |

  《尤溪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经县政府常务会同意,以县政府文件印发,现对政策出台背景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尤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强化内涵、提高质量,统配资源、促进公平,深化改革、强力保障,全方位打造尤溪教育品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尤溪教育在省市局部领先的跨越,为2035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5年,全县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和区域影响力明显提升。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更加多样化、更具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教育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多样化需求,为尤溪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至2025年,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9.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率达65 %,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8%;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8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4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2%以上;学前教育阶段,公办园教师持证率达100%,民办办园教师持证率力争48%以上;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力争7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6年;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素质全面增强,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

  三、范围期限 

  围绕总体目标,划分三个发展阶段,渐进式实施:

  1.第一阶段(2021年),爬坡过坎,固本强基;

  2.第二阶段(2022—2024年),稳中快进,提质增效;

  3.第三阶段(2025年),高位高品,持续发展。

  四、主要内容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自觉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学科教学管理各方面。构筑立德树人坚强阵地,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人砥砺初心使命的“必修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奠基石”。

  (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全面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加快补齐思政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短板。提升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质量,全面统筹中小学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及研学实践教育等工作,努力构建目标明确、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学段衔接、载体丰富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多方协同的共建共育机制,全面落实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

  (三)全面推进实践育人机制

  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综合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育人功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开展劳动教育逐步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的劳动情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劳动教育督导评价,建立健全劳动素养、社会实践评价制度,将劳动教育工作纳入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体系与责任督学内容。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创建工作,让实践育人成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教育平台,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更大空间、凝聚更强合力。

  (四)优化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特色模式创建。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同时,积极做好双拥模范县城创建工作,推进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的建设。加强全县性美育教研工作,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推进美育工作评价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高质量发展15年基础教育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结构,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占比,全面推动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力争2025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

  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工程,深化义务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落实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行政教研联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区域内联动、城乡间协同、信息技术助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推进有质量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持续推进高中“筑梦”工程,细化“筑梦”工程考核评估办法,推动高中“一校一品”建设。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落实国家、省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扎实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六)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全面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整合职教资源,促使专业结构与县域产业的匹配度达到80%以上。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区域、省际中职学校交流,建成共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贯通职教体系,打通“文化+专业技能”为考核方式的中高职升学通道,扩宽五年专联合教学,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打造专业队伍建设,实施“师德师风+企业实践+访问进修+校企互聘+绩效评价”的队伍管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实施以“招工招生一体化、企校主导联合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二元制”地方办学特色,参与职教集团办学,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七)促进教育包容发展与机会公平

  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坚持多元安置原则,健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机制,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建立全市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实现残疾学生从学前、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实现培训资源利用最大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教育扶贫政策和措施惠及每个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

  促进入学机会公平。落实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行“阳光招生”,不断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就学。

  (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守纪有为、争做‘四有’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师德师风督察力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加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队伍建设,实施农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名师名校长、优秀年轻校长及后备干部梯级培养计划,推进教科研与职业培训一体化、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一体化。优化师资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高素质学前教师、复合型特教教师、双师型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创新和规范教师编制配备,适当提高高中师生比,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完善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严格教师入职标准。健全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九)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

  推动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加大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监督力度,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机制,建立监督体系,规范民办幼儿园财务管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努力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十)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建规范化水平,强化教育分级统筹管理,推进实施管办评分离。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更加适应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和保障教育健康发展。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和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专业化教育督导队伍,完善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强化督学培训,不断提升教育督导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