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培育林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日期:2018-05-29 11:03 来源:尤溪县林业局
| | |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培育林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尤溪县林业局

   

  一、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请谈谈新时期下,如何切实做好林业工作,积极投身振兴乡村经济的生动实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因此,新时期下,我局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林业是我县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围绕“护好生态环境和做强林业产业”这两个方面,从培育林业经济发展新动能入手,变林业资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坚持“一手抓好传统林业产业发展,一手努力开辟林农多形式的增收途径”的工作方针。通过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和发展林下经济,有效增加林农收入,拓宽林区经济发展新渠道,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林业碳汇 

  二、什么是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三、我县开展林业碳汇工作有哪些意义?   

  我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25万亩,有林地面积382万亩, 

  森林覆盖率74.46%,碳汇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碳排放权交易下的林业碳汇是我县林农利用市场机制,拓展林业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林农收入,对接林业精确扶贫的富民工程;是节能减排,缓解温室效应的绿色生态工程。对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什么是碳汇交易?  

  碳汇交易是指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根据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原则,由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购买发展中国家某一个项目“经核证的碳减排量”,以抵扣其自身排放量的限额的一种虚拟交易。 

  五、我县目前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类型主要有那几种?目前正在开发的是那一种? 

  我县目前可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类型主要有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竹子造林和竹林经营4种。目前我县正在开发的是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项目。 

  六、开发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两个项目需要那些条件? 

  (1) 土地合格性:碳汇造林要求为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不能为湿地、有机土;森林经营要求2005年2月16日之后实施森林经营的人工中、幼龄林,必须为矿质土壤。两种都要求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且20年不重复扰动;项目活动不涉及全面整地和炼山整地。(2) 土地合格性证明文件: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合格性证明文件;(3) 土地权属证明: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符合法律的规定;(4) 树种要求:乔木林;(5) 文件资料: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及其批复(森林经营要求森林经营作业或方案及其批复)、项目开工证明、验收报告等。 

  七、林业碳汇交易的产品是什么?如何交易? 

  林业碳汇交易产品是碳汇减排量。碳汇减排量,通过开发林业碳汇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 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的经核证的减排量,主要作为碳配额(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由当地发改委签发给高耗能企业的允许排放量的抵消指标,和控排企业进行交易。可以通过包括福建海峡股权交易市场在内的交易所进行自由买卖。 

  八、什么样的森林碳汇可以交易? 

  自然生长的森林碳汇存量(如天然林) 不可以进行交易,通过人为干扰(如森林抚育、荒山造林等) 产生额外固碳增量,其增量部分可以进行交易。 

  九、如何确保林农的合法收益? 

  我县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是以增加广大林农收益为宗旨,在项目开发收益分配中,林木所有权人占50%,林地所有权人占10%,项目开发单位占40%。所有项目开发费用和风险由开发单位承担,林农在项目合作开发中,不承担任何支出和风险。 

  十、荒山造林(人工造林) 的果树、油茶等能作为碳汇造林吗?天然林和灌木林可以作为碳汇项目申请吗? 

  以获取经济收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包括桉树)很难被认定为碳汇造林。天然林和灌木林也不符合申请条件。 

  十一、没有林地林权证,但有林地承包(租赁) 合同和政府的证明文件,可以代替林权证作为有效证明吗? 

  可以。 

  十二、项目计入期内的林木可以采伐吗? 

  在计入期内允许以森林管理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间伐或主伐,但主伐后必须进行更新(植苗、播种均可)。但是,间伐特别是主伐时间不能与监测和核查时间相近。 

  十三、目前我县林业碳汇工作完成情况如何? 

  目前,我县已申报省级碳汇造林核证试点项目面积为3.5万亩,预测碳汇量达56万吨。下一步,将申报国家级森林经营核证项目面积13.8万亩,预测碳汇量达82.8万吨 

    

  林下经济发展工作 

  十四、什么是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十五、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何在? 

  我县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发展林下经济,农民可以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十六、我县林下经济主要有哪些发展模式? 

  ⑴林药种植:种植和推广太子参、元胡、薏米、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三叶青、黄花远志、金线莲、铁皮石斛、银杏、朱砂根、红菇、中华鹅膏菌,羊肚菌、竹荪、灵芝、毛木耳、香菇、黄花菜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用植物。 

  ⑵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以家庭林场、农民专业合用社创立无公害特色品牌,建立示范基地,促进林农增收。主要发展林禽、林畜、林蜂、林蛙等养殖。 

  ⑶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充分发挥“中国毛竹之乡”、“绿竹之乡”、以毛竹为主导、绿竹为优势、小径竹为特色发展格局,利用丰富竹类资源采集加工笋竹制品及产品;充分发挥现有可提供采脂的近成、过熟马尾松林采集松脂,以省重点项目金闽化工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生产加工松香、松节油、松油醇等系列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物种资源,采集野生中草药、果、菜、菌类等,生产加工药材、食品、饮料等原生态绿色产品。 

  ⑷森林景观利用:充分发挥我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和林下产品资源,结合“我家在景区”发展战略,发展汤川大侠谷、九阜山、枕头山等周边以周未度假,林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依托百桂山庄、高春山庄等森林人家、森林公园、休闲山庄,发展旅游观光、林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 

  十七、目前,我县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如何? 

  全县林药种植面积达8.68万亩,产值达10523万元。 

  全县林下养殖面积6.42万亩,产值达22850万元。 

  全县采集面积26.9208万亩,产值达67421万元。 

  发展了以省重点项目金闽化工为龙头的林下产品加工企业。 

  现有13家森林人家,乡村旅游项目中利用林地3.81万亩,产值达39956万元。 

  十八、发展林下经济有哪些资金扶持政策? 

  省、市划拨专项补助资金扶持发展林下经济,扶持对象为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户、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家庭林场等为林农提供服务的经营主体。对于从事林下经济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开发、生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补贴或奖励。 

  十九、我县省市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建设情况如何? 

  2017年度,利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实施了6个省级项目,有林下种植灵芝、黄花倒水莲、大球盖菇、金花茶、竹荪5个林下种植和1个林下养殖梅花鹿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布局林下经济发展产业时,我局紧紧结合振兴乡村经济,突出解决农村贫困群体脱贫的工作难点,重点研究探讨利用政策对建档立卡户进行精准扶贫的课题。2017年,我局利用林下经济项目实施的结转资金,优先安排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林下养蜂137箱,补助资金4.11万元,并完成了该项目的组织验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