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博物馆馆长、县文保中心主任梁文斌获评三明市“最美文物保护者”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坚守文物安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那些默默奉献的文物守护者,他们十年如一日,扎根文保一线,用汗水筑起文物“保护墙”。
日前,三明市文旅局公布“最美文物保护者”名单,尤溪县博物馆馆长、文保中心主任梁文斌同志荣获此殊荣。
梁文斌同志深耕文化文博行业40余年,把职业当事业,足迹遍布尤溪250个行政村及3000多个自然村,不懈努力的他从一名基层文博工作者成长为三明市文博专家之一,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尤溪文化文博事业。
一、深入乡村,摸清文物家底。“爱岗要敬业、敬业要精业”。2006年他从县文化馆副馆长升任为县博物馆馆长,面临新岗位、新环境的挑战,他一上任,就带领文物普查小组,深入全县15个乡镇250个行政村3000多个自然村进行普查。经过4年时间的全面普查,完成三明市面积最大、路线最长、文物种类最多的文物普查任务。2020年11月,他又亲自带队花了1年多时间,重新对涉及14个乡镇、179个行政村、234个自然村的485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全面核查。
二、潜心工作,改善保护条件。作为福建省山区的文物大县,多数文物尤其是古建筑分布在偏远乡村,管理难度较大。他经过多方调研,全面掌握文保单位的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的县、乡、村、文保单位四级文物管护网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争取到各级文物修缮资金数千万元,各级文保单位都得到良好保护。
三、注重挖掘,发挥品牌效应。他十分注重对全县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自担任县博物馆馆长十余年来,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从原来的38处上升为97处123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实现零的突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3处上升为15处33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34处上升为81处89个点。组织开展“老屋拯救”行动,实现文物“双百”目标。打造“老屋拯救示范基地”“文物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工匠传承技艺基地”等“五个基地”,创立尤溪区域品牌。组织修缮文物古建筑,使古民居、古庄园、土堡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旅游新热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他不仅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而且在文物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先后出版《山乡奇构——尤溪土堡》、《大儒风范》等专著,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福建文博》等。
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全县每个村都留有他的足迹,很多村民都非常热情诚挚地邀请他成为“名誉村民”,在群众百姓心中,是他让文物古建筑创新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印证过去,守护文化之根;见证未来,传承民族之志”,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的服务理念,他始终坚信只要认真坚持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