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解决纠纷方面需注意的事项
1.优先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虽然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但存在程序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且有败诉风险,这是诉讼程序的天然属性。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当贵企业与客户之间发生纠纷时,建议优先选择人民调解、商会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把诉讼作为司法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于上述调解组织主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在经调解员和调解组织盖章后,贵企业还可以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经人民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加大司法便民利民惠民工作力度,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的诉讼服务。对于贵企业起诉到法院的纠纷,如果适宜调解并且当事人同意的,则开展先行调解。调解成功、需要出具法律文书的,由调解速裁团队法官依法办理。
2.积极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仲裁具有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快捷性、经济性、独立性以及一裁终局的特点,建议贵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订立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协商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优先将仲裁作为纠纷解决的方式;已经达成仲裁协议的,则不能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但要注意: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对于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一定要明确、具体,避免产生分歧或导致仲裁协议无效,耽误纠纷的及时解决。
对于劳动争议,法律规定的是仲裁前置。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依法规范行使诉讼权利
法律是社会科学,也是一项技术,具有专业性、规范性、程序性。贵企业一旦涉诉,希望能够尊重法律、相信法院、客观理性看待诉讼结果。要充分认识诉讼风险,采取正确的诉讼策略,提出合法合理的诉讼请求,在法定期间内起诉、上诉、申请再审,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及时主动提供证据,以便更加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要诚信诉讼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果贵企业涉诉,请不要滥用管辖异议权、回避权、保全申请权等诉讼权利,不要有虚假陈述、伪造证据、恶意诉讼、恶意拖延诉讼、逃避诉讼、规避送达等不诚信诉讼行为,否则,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构成虚假诉讼的,根据情节轻重,将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万源市人民法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