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苏开填:8900毫升的生命暖流
8月14日上午,61岁的苏开填走进三明市中心血站,当采血针缓缓从血细胞分离机拆卸,这位来自尤溪县新阳镇的村民完成了人生第24次献血——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也是他献血生涯的“最后一献”。
苏开填清晰记得第一次献血是在2007年12月,一位朋友告诉他,献血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铁和矿物质,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便在献血车捐献了全血200毫升。也是在此时,他了解到献血对需血液救助的病患的重要性,开始了长期献血。
2023年,苏开填准备在三明市中心血站献血时,血站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后发现苏开填的血液质量符合血小板捐献要求,便建议他进行血小板的捐献。苏开填这才知道全血与血小板捐献的区别——前者适用于大量失血或血液置换患者,后者则更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血小板的捐献普及度较低,临床供血更为紧张。从此,尤溪到三明的路,成了他最熟悉的往返线。
“全血捐献后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而献血小板的间隔较短,一般不少于2周。”如今的苏开填聊起献血知识,俨然一位行家。因血小板捐献需要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分离,过程较长,通常需要45至90分钟,苏开填便将这段时间变成了解献血知识的学习课,当家人担心献血对健康有影响时,他便能有理有据地说出献血的益处。他还在采血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献血者,大家一起互相鼓励坚持下去。
随着次数增加,献血对苏开填而言也从偶然的善举变成了无言的使命。一次,苏开填接到三明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表示血库告急,希望O型血的他能赶来三明,他二话不说,便驱车赶赴三明献血。
自第一次献血至今,苏开填累计捐献的血液总量达到8900毫升,相当于2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要是早点知道血小板可以每月捐献,我就能多献几次了。”说起这话,苏开填有些懊恼。
8月20日是苏开填61岁的生日,按照规定,61周岁后便不能再献血,他特意算着日子,赶在生日前完成了最后一次献血,三明市中心血站为其颁发了献血荣誉证书。“血液可再生,而生命不可重来,我不过是把自己用不完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苏开填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