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诚信之花开半山
初秋时节,走进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古树苍翠,古建筑掩映其间,炊烟袅袅,屋舍俨然。尤溪河水在村边缓缓流淌,村道两旁,诚信文明标语与农耕小景相映成趣,孩童嬉闹声、广场舞曲声交织成一曲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因文明乡风的浸润,处处绽放着新时代的文明之花。
一、典型引领树标杆,诚信美德润乡风。半山村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诚信就是最好的风水。2022年7月,村民林昭辉在村里拾得一条项链,经核实价值2000余元,他通过当天的旅游团联系到了失主,并及时归还了这条项链,失主对他感激万分并表示要答谢他,但他却说:“这是小事情,来到我们半山村的每一位游客我们都真诚相待,每一位村民也都是如此,不必多谢!”半山村三诚文化广场的廊亭里,一块爱心形状的“半山好人榜”非常引人注目,“最美调解员”林金志、“热心支持公益事业者”林瑞霖……“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分别评选10名‘半山好人’‘好婆媳’‘平安家庭’。”林志梁说,“2022年开始,每年评10户‘星级文明户’——致富星、道德星、诚信星等,按‘星’数排名,让身边榜样成为村民学习的标杆,形成创‘星’、追‘星’、争‘星’的浓厚氛围,提高乡村文明指数。”如今,“三诚”文化——“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在村里蔚然成风。半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级诚信教育基地等。文明乡风吸引越来越多致富能人、乡村手艺人、乡村工匠回村创业。
二、移风易俗立新规,诚信有约促文明。“这10年来,村里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梅仙镇半山村委员会会议室里,谈起移风易俗,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志梁深有感触。最为明显的是“酒”事少了。“10年前,‘酒’事很多的,婚丧嫁娶、周岁满月、升学乔迁,就连40岁、50岁生日都大摆筵席,几乎每过几天就有一场酒席”林志梁说,“如今村里除了红白事、第一次乔迁外,就不会办酒席了”。红白事少办、简办,已成为半山村村民的自觉行动,这得益于10年前,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半山村村规民约》,当时半山村是县里出了名的薄弱村,周边村子还给编了“嫁汉不嫁半山郎,娶妻不娶半山女”的顺口溜。2015年,恰逢村“两委”换届,村民们就商量着请当时从空军某部退役的大校林上斗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林上斗爽快答应。上任伊始,林上斗就带领村民树立“三诚”文化、弘扬孝道文化……并把这些统统写进《半山村村规民约》,村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执行,让村子人文精神更加丰富。
三、文化滋养焕新颜,诚信新风拂半山。夜幕降临,村民广场热闹非凡。以“诚信”为主题的“半山夜话”吸引了男女老少围坐一堂,话家常、谈变化;“春节三天乐”“迎龙灯闹元宵”等传统节庆活动轮番上演,新知青艺社的年轻人则用诚信故事、墙绘、音乐为古村注入新活力……村民陈名森竖起大拇指:“以前晚上黑灯瞎火,现在活动多得看不过来!”漫步村中,会看到临街村民的家门口,都摆放着一个个木质货架,上面是当地的农特产品。这些货架24小时不上锁,也无人看管,游客只需通过二维码付款,即可自取想要的货品。像这样的“无人店铺”在半山村已有8家,在这背后,正是半山村“三诚文化”的生动体现。林上斗曾公开表示:“一个人改变不了一个村子。改变,靠的是党组织,是文化、机制的力量。”“三诚”文化也让半山村引得来人、留得住人、办得成事。
如今,这座闽中小山村正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