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案例】黄东民:老知青再谱振兴曲
“竹海延绵,松涛阵阵。华兰溪穿村而过,溪里街边,奇石林立;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为了秀峤的发展,老黄这些年付出很多心血。”尤溪县溪尾乡秀峤村村支书蒋光安看着眼前的美丽田园,不由地提起老黄,“他就从福州到村里,前天才回福州,进一步对接蜂蜜加工厂项目。”
老黄,叫黄东民,2013年退休前是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装备财务处处长。退休后,这位老知青情系“第二故乡”,回到秀峤,整治村容,引进项目,让昔日的市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年插队,结下半世纪情缘,“松涛竹海歌秀水,石奇村美颂峤山。”这是黄东民心中的秀峤。
1973年,黄东民来到秀峤村插队,从此与秀峤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知青生活,黄东民记忆犹新。“当年分配工分粮,一餐不足半斤米,不够吃。虽然村民口粮也不足,但村民们仍经常送些菜给我。”黄东民说,有次上山砍毛竹,被马蜂蜇得浑身发肿,是村民用土办法把他医治好了。
1976年,黄东民在秀峤入了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到:“我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需要我,我也需要农村,我要扎根农村……”
1977年,黄东民考上大学。
离开秀峤后,他一直牵挂着秀峤村的点点滴滴。一直与村民们保持着联系,随时关注着村里的建设与发展。
2013年底,黄东民退休了。
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秀峤村。然而,当时的村庄“脏、乱、差”,没有年轻人,是个市级贫困村。
“当年秀峤培养我成长,今天我要帮秀峤发展。”黄东民毅然选择了“再下乡”,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一起共建美丽家乡。
几年来,黄东民以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为契机,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发动全村大力整治环境。拆违建、改旱厕、清杂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除了美化环境,在黄东民指导下,秀峤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积极对接政策,落实资金;谋划发展项目,充实村财;建强支部队伍,树立新风。几年间,秀峤村不仅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的称号。
“从项目的申请,到工程的结算;从拆除违建,到建强支部组织……黄处长帮助我们很多很多。”谈起秀峤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在秀峤村任职10多年的“老”支书卓祖陈感慨良多。来到秀峤,黄东民自己带菜;动员村民拆除违建,他自己掏钱请吃饭,与乡亲掏心窝子;村里成立“峤石爱心互助金”,他率先捐款……他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村干部,乡贤和村民们也都不由地对他竖起大拇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