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11907-0100-2025-00001
  • 备注/文号: 尤溪政〔2025〕7号
  • 发布机构: 尤溪县溪尾乡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3-12
关于印发溪尾乡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的通知
尤溪政〔2025〕7号
来源:尤溪县溪尾乡 时间:2025-03-13 14:59

各村委会,各有关单位: 

  《溪尾乡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已经乡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溪尾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2日 

  溪尾乡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根据《福建省防洪条例》规定:汛期为每年4月1日到10月15日。汛期强降雨期间或者之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突发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转移避让,是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防御,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办法。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需转移的对象 

  (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 

  (二)易发生泥石流的山沟及沟口(低洼)地带的群众; 

  (三)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详见《地质防治方案》附件4); 

  (四)其他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地带的群众。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我乡将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乡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是全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领导机构,其组成如下: 

  总 指 挥:朱隆基(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总指挥:宋庆泉(党委组织委员) 

  成员单位:党政办、自然资源所、村镇建设岗、水利岗、公路站、民政岗、财政统计岗、公安派出所、文体旅游岗、广电站、电信支局、卫生院、中小学、各村委会。 

  指挥部的主要职责:负责对全乡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指挥、协调和组织;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需要,紧急调集抢险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在抢险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组织灾民安全转移疏散,并做好灾民的安置工作。 

  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党政办职责: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负责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各村防灾责任人;做好值班工作,认真接听雨情、汛情、灾情报告,协调乡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 

  (二)自然资源所职责:落实乡应急指挥部的工作部署,组织灾情险情的速报和应急调查与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协助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汇集上报灾情险情和防灾抗灾进展情况。 

  (三)村镇建设岗主要职责:指导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地区的防灾责任人进行危房检查,做好危房居民安全转移动员工作;组织灾区供水部门加强生命线设施的防护、巡查和抢修,尽快恢复供水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市政公用设施。 

  (四)水利岗主要职责:组织和督促水库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巡查、防治、抢险、救助工作;负责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洪涝灾害的处置。 

  (五)公路站主要职责:要做好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检查,组织力量抢修因灾损坏的公路设施,保障交通的畅通。 

  (六)民政岗主要职责:调配救灾救济物品,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供应救济物资,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 

  (七)财政统计岗主要职责:做好应急救灾及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八)公安派出所主要职责:做好灾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维护工作,预防和处置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协助灾区做好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转移工作,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九)文体旅游岗、广电站及电信支局主要职责: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时播报乡政府防治工作部署、灾害性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等。 

  (十)卫生院主要职责:做好因地灾受伤群众的救治及卫生防疫工作。 

  (十一)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职责:做好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落实学校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 

  (十二)各村委会的主要职责:制定村级避灾转移预案,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要安排人员做好汛期值班工作,及时上报险情灾情;防灾责任人应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到危险点的监测人和区域内的村民,并对照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三)其他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做好地灾防治工作,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应急响应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四级)、较重(三级)、严重(二级)和特别严重(一级)。 

  四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 

  三级:注意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二级:预警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一级:警报级、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三级时,乡村两级应根据雨情做好值班工作;村防灾责任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范,一旦发现险情及时组织采取防灾避险措施并立即报告乡人民政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二级时,乡村两级有关单位24小时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协管员要加强监测、巡查和防范,发现灾情和险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立即上报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及时组织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一级时,乡村两级有关单位应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做好防灾救灾工作;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派出包村工作组指导防灾抗灾救灾,立即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内的群众转移避让,并组织人员对其他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 

  群众转移避让期间,各村、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做好转移避让群众的安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已转移群众擅自回迁,台风和暴雨过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稳妥地组织已转移群众适时回迁。 

  四、实施转移工作 

  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由监测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用广播、哨子、喊话(喇叭)等方式发布预警信号,乡指挥部立即通知应急抢险分队前往地质灾害发生地点,组织群众向安全方向转移。具体转移路线和避灾场所参见“防灾避险明白卡”及“防灾工作明白卡”。 

  五、保障措施 

  救灾队伍保障:我乡将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适时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小分队,小分队成员由村两委干部、包村工作组和有关单位人员组成。 

  救灾资金及物资保障:根据全乡防灾工作需要,我乡将地质灾害防治与救灾经费纳入计划与预算,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急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