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11120-0100-2024-00016
  • 备注/文号: 尤林〔2024〕58号
  • 发布机构: 尤溪县林业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8-25
尤溪县林业局关于印发《尤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实施方案》的通知
尤林〔2024〕58号
来源:尤溪县林业局 时间:2024-09-02 10:12

林业各单位:  

  为规范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落实森林生态效益惠民惠农政策兑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维护林区安定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惠农政策送到广大村民手中。根据《福建省生态公益林条例》和《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省级财政林业生态补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规〔2024〕24)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尤溪县林业局  

  2024年8月25日  

  尤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实施方案  

  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森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目前我县纳入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的面积有96.1797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76.0118万亩(国有7.3661万亩,集体及个人68.6457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20.1679万亩。  

  一、指导思想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要以生态保护和民生利益保障为重点,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和促进林区秩序和谐稳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和依法发放的工作原则,通过建立规范有序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保障生态安全,落实民生利益,维护林区秩序,推动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要确保林权所有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和补偿金额“四公开”。  

  (二)坚持产权明晰、林农自愿原则。补偿对象必须是产权明晰、林权所有者自愿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  

  (三)坚持责任明确、依法补偿、规范管理原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要明确职责,管护、监督权责界定清晰,程序规范、手续齐全为基础,规范管理、依法补偿。  

  (四)坚持“谁管护、谁受益”原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必须以林权所有者充分履行管护义务为前提,确保管护质量和效果。  

  (五)坚持直接补助原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通过“福建省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和“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给农户,严禁截留、挪用、冒领和抵扣。  

  三、补偿范围、标准  

  (一)补偿范围: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我县境内区划界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和省级生态公益林的地块,符合生态补偿要求的、仍在界定范围内的。  

  (二)补偿标准: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为乔木林和其他林为23元/亩、经济林和竹林为22元/亩,包含森林综合保险费。今后补偿标准如有变动,以上级文件通知为准。根据生态公益林权属划分为国有单位管理的生态公益林、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  

  1、国有单位管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全部用于国有单位管护支出。国有单位管护支出是指用于生态公益林有关的管护人员劳务补助、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维护等的支出。  

  2、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用于林权所有者补偿补助、村集体组织监管费和直接管护费支出。具体分配办法另外行文规定。  

  3、其他分配方式按省、市、县有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资金拨付程序  

  (一)县森林资源监测站将最新的年度生态公益林建档数据,发送至各乡镇和国有林业单位。各乡镇林业站、国有林业单位对辖区内生态公益林数据进行核对,统计生态公益林本年度变化情况(如经批准征占用生态公益林地、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等),及时更新生态公益林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对管护情况进行逐片考核验收(国有林业单位自行组织验收)。  

  (二)乡镇林业站、国有林业单位根据验收情况,剔除管护不合格、生态公益林小班中的无林地、非林地和非法使用林地、占用征收林地等不符合补偿范围的面积,向森林资源监测站提交相关材料(详见附件1-4):  

  (三)县森林资源监测站与建档数据核对后,根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计算出各乡镇、村集体组织监管费、林权所有者补偿金额,通知各乡镇林业站及国有林业单位,由乡镇林业站相关数据再转告各村(场)。  

  (四)村委会(林场)收到林业站相关通知后,向乡镇林业站申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并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方案和会议记录复印件(加盖公章);若村级补偿资金使用方案为多年内有效的,必须注明执行起止的年度,但不得超过本届村民委员会的任期年限。  

  2、年度村民分红花名册,应包含村民姓名、身份证号、信用社银行账号(社保卡)、人口数、金额等信息;村委会需认真核对参与分红村民人口数量,及时更新死亡和新出生人口,避免造成多发、错发、漏发等;对因为寄挂账户、死亡继承等情况造成持卡人在本村或外村分红花名册中重复的,应在提交分红花名册中注明原因。  

  3、补偿资金使用方案、村民分红花名册需在村公示栏公示并拍照打印留存,填好公示回执。  

  4、林权属个人或其他单位的应提供林权证明。  

  5、所有复印件都需村主任签字盖章。  

  (五)乡镇林业站对村委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并向县森林资源监测站提交《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表》和《生态公益林分红“一卡通”花名册》纸质版和电子版(详见附件5-6)。  

  (六)县森林资源监测站收集、审核、汇总全县国有林业单位、乡镇林业站提交材料,由计财股审核、经分管领导复核,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时向财政部门申请下达森林生态效益资金用款额度,并待资金到位后,予以及时拨付补偿资金。      

  五、资金兑付方式  

  (一)国有林业单位经营管理的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助支出直接拨付国有林业单位。  

  (二)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生态公益林,具体支付办法如下:  

  1、直接管护费:直接管护费拨付至乡镇政府指定账户,由乡镇统筹使用管理。用于护林员工资、意外伤害保险、交通通讯补贴、防火、防盗、病虫害防治、护林路网维护以及开展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宣传、监督检查、评价、监测及护林员培训等费用支出。  

  2、村集体组织监管费: 其中监管员工资由县林业局通过银行直接转入监管员本人账户,余下的村集体组织监管费转入村委会(或林场)基本户。用于公益林管护宣传、防火、防盗、病虫害防治、造林补植抚育、管护质量检查等费用支出。  

  3、林权所有者经济补偿:属于集体的且未用于村民分红的,直接拨付村委会(或林场)基本账户;属于个人的及用于村民分红的,“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到户,同时结合财政惠民补贴资金管理要求,将信息录入“福建省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严格按《实施方案》要求,落实工作任务,及时整理报送相关数据。  

  (二)加强指导。相关林业站、国有经营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统计上报,县林业局全程掌握实施情况,做好业务指导,统筹与各有关单位的工作对接。  

  (三)明确职责。各乡(镇)林业站、国有经营单位要认真组织做好生态公益林落界、公示、汇总和发放等工作,确保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公开。  

  附件: 1.      年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情况表  

  2.      年生态公益林管护质量检查验收及面积核实登记表  

  3.      年生态公益林无林地非林地摸底表  

  4.      年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表   

  5.      年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表  

  6.      年生态公益林分红“一卡通”花名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