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11123-0200-2004-00045
- 备注/文号: 尤卫〔2004〕37号
- 发布机构: 尤溪县卫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10-09-16
各乡镇卫生院,县属医疗卫生单位: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及不同层次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也不断在增强,但是,一些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仍疏于管理,存在事故隐患也较多,院内感染时有发生,同时,还存在着服务态度问题,因此,为增强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认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管理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全部工作所取得的医疗效果优劣的集中表现。是医疗机构工作的核心,医疗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兴衰和发展。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涉及到医护工作方方面面,不可忽视每一个环节,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差错与事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是决策者、领头人,承担不可推卸的法人代表责任。要着眼于大局,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中心增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的危机感、紧迫感,认识其对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一是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组,负责检查督促本单位医疗质量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要克服时紧时松,只抓经济效益不抓医疗质量、只抓数量不抓质量、只求短期效应、不立足长远的错误偏向。三是树立质量竞争意识,竞争的焦点是质量,而保证质量的前提是加强质量管理。
二、规范服务行为,完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医疗工作考评标准和奖惩措施,县、乡医疗机构还要制定《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医疗事故处理预案》、《病案质量管理和奖惩措施》等,村级卫生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及《尤溪县卫生所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三、强化“三基”训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抓好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三基”训练。一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和各种培训班进行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特别是乡、村卫技人员要积极参加县卫校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二要通过竞赛、技术表演等手段加强基本功建设,三要对新来的医护人员实行上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要切实强化“三基”训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
县、乡医疗机构要调整充实“院感”组成员,要把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列入医院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手术室、产科、无菌室、治疗室的达标建设,落实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各项措施,要严格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定期检查“院感”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按《福建省医疗机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强化医疗机构污物的管理,按规定做好医疗污水排放和一次性注射器、感染性废弃物处置,卫生防疫站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五、强化病历,护理文件等医疗文书规范管理
乡镇卫生院和县属医疗单位要以推行省卫生厅新出台的《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为突破口,严格按照《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和《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护理部分)》规范病历和护理文件书写,村卫生所(室)要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定期检查病历、护理文件、处方书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县属医疗机构要正确指导乡镇卫生院病历、护理文件等医疗文书的书写,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病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六、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急救技术水平
急诊抡救、危重病人的医疗是集中反映整个医院的医疗和管理水平,县、乡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急诊科(室)建设与管理。急诊设置合理,标志醒目,诊断与抢救不能分离脱节。县属医疗机构要落实“120”急救窗口建设,乡镇卫生院要完善急诊科(室)制度、设备建设,坚持24小时应诊制,急救仪器与药品要齐全,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保持急诊设备完好率达100%,医护人员要加强急救理论学习,强化急诊、急救能力训练,提高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和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七、做好执业行为违规登记,规范执业行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继续实行执业行为违规登记制。依照《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护士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自查,县里组织人员对县、乡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检查,乡镇卫生院要定期组织人员对村卫生所(室)执业行为检查,严格按照市卫生局《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检查情况登记表》26项内容逐项检查,对查出的违规行为应登记在《三明市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规范记录本》上,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并作为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重要依据。
八、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通报、有总结。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发生医疗事故。
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