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11104-0100-2019-00012
  • 备注/文号: 尤教中〔2019〕3号
  • 发布机构: 尤溪县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19-03-04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尤溪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尤溪县2019年普通中学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尤教中〔2019〕3号
来源:尤溪县教育局 时间:2019-03-04 16:51

中学

  现将《尤溪县2019年普通中学教育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尤溪县教育局        

  20193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尤溪县2019年普通中学教育工作要点 

    

  2019年,我县普通中学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中共尤溪县委办公室 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尤委办[2017]9号)精神,围绕“壮腰”“筑梦”工程,落实《尤溪县 

  实施初中“壮腰”工程、提升初中教育水平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聚焦质量提升,调整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1.落实“壮腰”“筑梦”工程围绕三明市初中“壮腰”、高中“筑梦”工程对照两大工程《实施评估办法》,落实推进环节指导各中学按照《评估指标》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和教育管理行为,把标准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总校制”改革试点,完善“尤溪县高考研究室”“初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组”“片区教研”“结对帮扶”等工作机制,加快实现课程、教师等优质资源深层次上的共享。 

  3.推进中考高考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准备工作,创新高中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巡回讲学、教学视导,召开高考备考研训活动暨高考备考质量提升推进会,组织市质量监测,指导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县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学科指导加强对毕业班中考总复习教学的指导教研员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共同研读《指导意见》、探求考试规律、研制试卷,及时交流中考改革与发展动态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高全县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 

  二、着力提升办学水平,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 

  5.打造优质教育高地探索优质高中培育建设体系指导和支持尤溪一中创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支持尤溪五中、尤溪七中迎接二级达标复查工作,争创特色鲜明、定位科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普通高中。扩大初中优质学校影响力推动尤溪一中文公分校、尤溪七中等城区校的优质资源向边远校和薄弱校辐射,让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强势学科帮扶薄弱学科尽早成为常态。 

  6.培育教育改革地。积极参加遴选培育义务教育教改示范建设活动2-3省级示范校培育建设4所初中管理标准化学校,鼓励条件成熟的学校加快管理标准化建设步伐 

  7.筑牢学校文化阵地。切实将学校文化建设由环境、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文化等更高层面,突出“校训”和“三风”建设,明确办学理念,培育学校精神。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育人功能与实效,形成适应学情、体现班情、特色鲜明的班级育人风格。 

  三、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增强人民群众教育的满意度 

  8.实目标管理。各初中校根据“大校大担当,小校勇作为”的发展目标要求,要依据学校实际,落实目标管理。一是学校目标定位,文公分校总分平均分力争全市前10名;尤溪七中、坂面中学总分平均分力争全市前30名;尤溪五中、洋中分校和尤溪三中总分平均分力争高于全县平均分,其余各校总分平均分努力与全县平均分看齐,缩小与全县平均分差值20%(以下数据均以第一学期市质检数据为基准)。二是学生目标定位,抓好全县前10名的提升,以市质检的难度系数为基准冲刺800分;抓好全县250名至400名的辅导,做好660分向700分冲刺;抓好及格率提升工作,力争单科和全科及格率都提升5%。三是学科目标定位,学科指导组要依据全市排名,明确全县的学科奋斗目标,指导各校依据学校实际,提出本校的学科任务目标,并细化为切实可行的各校九大学科提升方案各高中校要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积极探索走班制、分层次教学,创新高中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弹性学习和个性发展需求。加强研教结合,准确研判高考新形势,深入研究录取新机制和新政策,全力应对新高考改革,确保2019届高考成绩持续保持高位。 

  9.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策略,凸显学科特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型研讨、同课异构、名师讲堂等研究活动,打造高效课堂每校至少要开展一项高效课堂模式探究,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进行推进,形成带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成果,并由教研部门对教研成果进行评比推广。落实校长进课堂制度,在原先校长巡课制度的基础上,各校校长带头每天深入毕业班课堂,全面深入了解当堂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周组织管理团队解剖一个学科的教学或一个班的学习管理,并提出改进办法;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的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本周普查和重点督查(听课)的教学问题(特殊与共性),明确下一周工作的思路和措施;领导小组根据研究的情况,对个性问题务必被听课老师交流,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对共性问题必须通过年级老师全体会议或通过教研组例会进行培训,并限期整改;每个月对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通过年级教师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总结并及时通报和总评 

  10.教研科研水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高考研究室、初中学科毕业班教学指导组要加强学科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健全区域学科中心教研组和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研工作体系,统筹实施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建立基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生成问题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学科教研的实效性 

  11.加大教学视导力度。教研部门要对全县初中学科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制定并实施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具体方案。各学科教研员每学年至少开设2节关于教学备考指导的讲座,指导培养3-5名骨干备课组长;强化全方位集体视导,针对薄弱学校每学年组织不少于3次全方位集体视导;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进教研员包校挂点进程,教研部门连续两周以上时间蹲点城区文公分校及周边尤溪五中、梅仙中学等试点学校,掌握试点校教师教学实际并提供教研支撑。 

  12.提高培优扶弱效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群体的学生要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分步达标。对优等生,要指方向、定目标、有选择,着眼于高分提升,让他们吃得饱,可领跑;对中等生,要多关注、多点拨、多鼓励,着眼于补齐短板,让他们吃得好,可跟跑;对学困生,要采取“低难度、缓坡度、小台阶、快反馈”的复习策略,克服一张卷“齐步走”的现象,着眼于基础知识,让他们吃得了,可起跑。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主动作为,强化分层意识,做好学情分析,精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做实分层次教学、分层辅导。 

  13.培育教学改革成果。把成果培育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全面梳理总结县、校教学改革成果,组建专家小组指导完善提升,冲击省级教学成果奖。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工作,完善“一师一优课”活动,增加“晒课”数量,组织好“看优课、学优课”活动,做好应用推广。 

  14.促进教育深度协作开放。加快山海合作项目落地,依托明厦两地对口帮扶备忘录,积极主动跟踪与跟进,促进合作交流教研部门应加强与市教科所、省普教室联系,与省市优质初中、高中沟通交流,收集中考复习前沿信息,应用与推广优秀复习资源,提高训练效度,促进复习质量提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