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SM11100-0100-2021-00111 文号 尤政文〔2021〕239号
发布机构 尤溪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10-31
标题 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内容概述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索 引 号 SM11100-0100-2021-00111
文号 尤政文〔2021〕239号
发布机构 尤溪县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10-31
标题 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内容概述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
有效性 有效

尤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1-03 08:59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省市属各单位: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尤溪县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

  专  项  规  划

  2021年10月

  目  录

  前  言   ……………………………………………………………7

  第一章  发展环境………………………………………………………7

  一、发展基础………………………………………………………8

  (一)工业总量持续扩大…………………………………………8

  (二)工业投资显著增加…………………………………………8

  (三)集聚效应稳步增强…………………………………………8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8

  二、重要机遇分析…………………………………………………9

  (一)政策支持带来重大利好……………………………………9

  (二)技术进步带来重大支持……………………………………9

  (三)良好环境带来重大红利……………………………………10

  三、面临挑战分析…………………………………………………10

  (一)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不足…………………………………10

  (二)产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10

  (三)高质量发展面临困难增多…………………………………11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11

  二、主要目标………………………………………………………12

  第三章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15

  一、做长做优纺织产业……………………………………………15

  (一)新型节能环保革基布产业…………………………………15

  (二)锦纶服装花边面料产业……………………………………15

  (三)民用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产业……………………………15

  二、做强做优林产产业……………………………………………16

  (一)木制品加工产业……………………………………………16

  (二)竹制品加工品产业…………………………………………16

  (三)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16

  (四)林产化工产业………………………………………………17

  (五)森林食品产业………………………………………………17

  (六)生物医药产业………………………………………………17

  三、做精做深矿产产业……………………………………………17

  (一)铅锌产业……………………………………………………18

  (二)非金属产业…………………………………………………18

  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18

  (一)机械电子产业………………………………………………18

  (二)香精香料产业………………………………………………19

  (三)新材料产业…………………………………………………19

  (四)新能源产业…………………………………………………19

  (五)5G新基建产业……………………………………………19

  (六)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20

  (七)节能环保产业………………………………………………20

  第四章  主要任务………………………………………………………20

  一、推进智能制造,开启数字工业新时代  ……………………21

  (一)实施“机器换工”计划……………………………………21

  (二)实施“数控一代”计划……………………………………21

  (三)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2

  (四)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22

  二、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工业基础平稳发展………………22

  (一)创新工业招商,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23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23

  (三)做好项目协调服务,营造良好建设环境…………………23

  三、推进服务引领,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24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4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业…………………………………………24

  (三)发展工业设计………………………………………………25

  (四)发展云制造…………………………………………………25

  (五)发展工业物联网……………………………………………26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发展新动能………………………26

  (一)促进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26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26

  (三)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27

  (四)开展发明专利提升计划……………………………………27

  五、力促园区升级、拓展集聚发展新空间………………………27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27

  (二)产城融合发展………………………………………………28

  (三)增强园区集聚功能…………………………………………28

  (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29

  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优势产业领先行业………………29

  (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29

  (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29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30

  (四)强化质量诚信管理…………………………………………30

  七、抓好绿色制造,构筑生态发展新导向………………………30

  (一)推进节能降耗………………………………………………30

  (二)推进清洁生产………………………………………………31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31

  (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32

  第五章  保障措施………………………………………………………32

  一、加强组织保障…………………………………………………32

  二、抓好试点示范…………………………………………………32

  三、加大技改投入…………………………………………………33

  四、支持市场开拓…………………………………………………33

  五、加强财税支持…………………………………………………33

  六、拓展融资渠道…………………………………………………33

  七、壮大人才队伍…………………………………………………34

  八、加强校企合作…………………………………………………34

  九、培育企业家精神………………………………………………34

  前  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尤溪经济的主体和引擎。在全县上下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编制《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对尤溪持续做优“工业基地·活力新城”品牌,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老树发新枝”、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本规划依据《三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工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是指导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县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新亮点,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强创新各项工作,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坚定的产业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一)工业总量持续扩大。2016-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保持150家以上,工业企业队伍稳定,为我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由270.09亿元增长到359.63亿元,年均增长5.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2%,2020年末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32.5%。

  (二)工业投资显著增加。2016-2020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50多家企业实施“机器换工”“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项目,与9家重点龙头企业签订“一企一策”备忘录,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县列入省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13项,68家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完成企业转型升级;民企对接签约合同项目入库118个,总投资341.48亿元,涉及机械、环保、纺织等领域,与我县的主导产业高度契合。

  (三)集聚效应稳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县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纺织、林产、矿产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末形成了纺织、林产加工等两个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是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混纺纱名城。出台《尤溪县工业平台建设工作意见》,对各工业平台空间布局进行了整合提升,初步形成“一园五区”发展格局。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努力,初步形成了“3+2+2”产业发展格局,其中纺织业是我县第一大主导产业,形成了“纺纱--织造--染整--涂层”地方特色革基布产业链;全县拥有林业企业175家,形成了竹制品加工、森林文化创意产品、林产化工等产业集群,其中林产品出口居全市首位,特别是木线条制品占欧美市场大半;矿产加工业目前正在以金东公司为龙头逐步推进全县铅锌资源深度整合,规划建设绿色铅锌产业园及非金属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引进铜墙铁壁泥巴竹炭腻子膏、新磊非金属深加工等项目。引进祥峰机电、佳宇纺织器材等机械电子项目,推动福磁电子、帝视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在城南园规划建设1.5万亩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城;推动尤溪精细化工园溪尾片区一期467亩开发建设,落地项目沃兰香料、欧劳福林香精香料完成项目备案、供地招拍挂等前期工作。

  二、重要机遇分析

  (一)政策支持带来重大利好。《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下发,中央、省加大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从先行试点、财税扶持、项目倾斜、产业建设等各方面赋予了更大支持,为我县持续做优做强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技术进步带来重大支持。当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使我县能够通过技术嫁接、产业对接,推动纺织、林产、矿产、机械电子、香精香料等产业加速发展。对我县这样以内陆山区条件为依托、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特色资源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三)良好环境带来重大红利。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省份和核心区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革命老区,拥有“多区叠加”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我县是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加上近年来以“e三明”政务服务平台、“政企直通车”为抓手,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建设,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面临挑战分析

  (一)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不足。“十四五”时期尤溪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格局下,由于高额关税明显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对我县的木制品出口企业影响较大。我县既要夯实国内产业循环基础,又要在全球产业循环中找到符合我县产业的市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面临更大挑战、更多困难。

  (二)产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从全国来看,各地推进产业创新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转型、集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方兴未艾、竞相涌现。从全省来看,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新型工业化水平持续领跑,争相抱得重大项目“金娃娃”、按下产业转型“快进键”。从全市来看,沙县、永安等地重大产业性项目较多,工业投资力度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不多,工业新增长点接续不足。

  (三)高质量发展面临困难增多。从产业层次来看,全县近80%的企业属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行业,工业品中75%以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三大主导产业链还未形成配套型、紧密型产业集群。从企业规模来看,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带动作用不强,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6家、仅占全县规上企业总数的3.9%。从创新能力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县R&D经费投入仅4.8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不足。从税收贡献来看,2020年末工业企业税收达1000万元、200万元以上的分别仅有2家、22家,工业用地亩税收不足12万元/亩,工业税收贡献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县需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加快产业创新转型为主线,突出着力产业优,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重点打造纺织、林产、矿产等工业主导产业,培育百亿龙头企业,引进高科技、高税性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三明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总书记重要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发展的政策机遇,深入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导向,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力实施“新制造计划”,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超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把我县建成三明市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围绕我县“3+2+2”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两大新兴产业”布局,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建链补链壮链”行动,推动产业“点线面体网”全链闭合、优势突出、错位发展,全方位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做实“工业尤溪”文章,紧盯打造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强化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政策撬动,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动能,巩固提升特色产业,推动全县工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规模结构合理。力争到2025年,建立起具有尤溪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提高到40%以上,纺织、林产、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161亿元、20亿元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5%。全县基本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

  ——制造模式先进。广泛推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纺织、机械、林产、食品加工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制造能力。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80%以上。

  ——发展后劲增强。到2025年,形成工业产业项目滚动对接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每年滚动实施工业重点项目50项以上,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保持在12%以上。完善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保持20%以上,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家以上,形成以创新为主动力和战略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质量效益提升。到2025年,工业产业年均增速8.7%以上;高成长、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特征更加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的比重不低于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增长率年均增长8%左右。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标准要求,成为国家质量强县示范城县。

  ——生产绿色低碳。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成为主流。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进一步降低,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

  专栏:“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

目标

质量效益

1

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

8.7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0

预期性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8

预期性

4

规模税收增长率年均增长

%

8

预期性

支柱产业

竞争力

5

纺织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500

预期性

6

林产加工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1

预期性

7

矿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

预期性

新兴产业

发展

8

机械电子产业规模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

预期性

9

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开发用地

4600

预期性

10

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产值

亿元

30

预期性

智能制造

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开展“机器换工”

10

预期性

12

全县机械装备数控化率

%

50

预期性

科技创新

1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

%

80

预期性

14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

%

60

预期性

1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

15

预期性

16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

预期性

节能降耗

1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0

预期性

18

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10

预期性

  第三章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围绕我县现有产业基础,策划生成一批具有可研深度的强链补链重大工业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区域集聚,实现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谱写尤溪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做长做优纺织产业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的总体要求,紧抓新一轮产业转移契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创新为升级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通过产业承接、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构建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优、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和较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产业基地。

  (一)新型节能环保革基布产业。引导现有机织革基布生产企业向针织、无纺革基布转型,丰富革基布产品结构和品种种类,积极引进上游涤纶、粘胶等差别化纤维的生产项目。

  (二)锦纶服装花边面料产业。依托现有鑫森合纤、丰帝锦纶长丝生产企业优势,向下游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东方鑫威、康运实业、纳绮科技、德坤织染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下游经、纬编生产企业及服装生产企业。

  (三)民用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产业。依托现有顺源系列(含隆源、旭源)纺织企业生产民用高支纱的生产优势,加快推进旭源纺织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引进下游喷气、喷水织机织造企业及下游染整、服装生产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县纺织服装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纺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将我县逐步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产业示范基地。

  二、做强做优林产业

  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全面推进”的原则,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围绕木制品、竹制品、竹浆造纸及纸制品、林产化工、森林食品、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集群板块,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把尤溪建成全省“木竹制品”出口示范基地。

  (一)木制品加工产业。以红树林、百源木业、百营木业等以生产建筑木构件及装饰材料企业为龙头;以盛源木业、三杉木制品、星悦装饰等以生产生态板及细木工板为企业龙头,重点发展“建筑木构件及装饰材料、人造板、集成材”等系列深加工产品,重点推进红树林新型绿色复合材料生产项目、绿家园防腐木项目建设。

  (二)竹制品加工品产业。重点发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重点开发竹重组材系列产品、竹制家居用品、工艺品、竹浆造纸,大力发展竹制家具、精制竹家居用品、竹纤维、竹木复合板等重大项目。抓好新胜峰、兴达竹木、三星竹木等竹制家居用品及工艺品系列开发,培育和扶持景竹家居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曲竹用品、文化创意产品。加快推进腾锋竹木竹家居用品、隆辉竹木竹制工艺品、威登美竹制工艺品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仙镇竹家居用品示范镇。

  (三)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重点扶持永丰茂集中竹材制浆造、分散造纸、开发新闻用纸、文化用纸、食品包装原纸、薄型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品。加快永丰茂节能环保型高等级本色生活用纸生产线项目建设。

  (四)林产化工产业。加快金闽生物改制重组,在全县现有150万亩马尾松中规划建设50万亩高产脂采脂基地。重点发展松香、松节油系列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着力开发利用医用松节油、松油醇、低聚木糖、木质素等林业生物质;开发杉木精油等香精香料系列深加工系列产品。

  (五)森林食品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沈郎油茶产业、丰业农产等笋制品产业、祥云生物和天益菌业食用菌产业;建成铁皮石斛、朱砂根林下立体栽培示范基地,推进森林食品生产的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

  (六)生物医药产业。扶持仙锦药业以中药饮片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重点开发中成药、中药颗粒冲剂、中间体提取,延长产业链,开发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药材和药品。重点发展以香精香料为主的产品。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161亿元,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一批知名林产品品牌,使尤溪县成为全省出口型林产加工产业重点县。

  三、做精做深矿产业

  按照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推进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矿业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加工增值水平,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铅锌产业。通过综合整治、整合优化矿产业,引导铅锌产业向集约、高效、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依托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绿色铅锌产业园,形成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矿产开发格局,打造“探、采、选、冶、贸、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重点引进锌冶炼项目以及铅合金、锌合金、镀锌、工业氯化锌、纳米氧化锌等深加工项目。

  (二)非金属产业。重点从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色出发,聚焦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性,形成核心技术,发展非金属矿应用新领域和培育新产业,加快推进非金属矿深加工集中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纯石英硅微粉材料、硅藻土吸附材料、超细和活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等功能无机新材料。力争到2025年,矿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加税收3.5亿元,全县基本形成集采矿、深加工、深加工产品利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着力突破新兴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平台不完善等短板,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造我县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一)机械电子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沿海产业转移、闽西南协同发展等机遇,重点吸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福厦漳泉等地机械电子外迁企业落户尤溪县,努力把尤溪县打造为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最具吸引力的区域。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设备、锻压机械、木工机械、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设备、纺织机械、汽配及人工智能等行业。加快推进佳宇纺织器材、帝视机器人、托普林机械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机械电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二)香精香料产业。依托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建设,积极对接上海、江苏等地香精香料产业转移,利用与昆山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合作共建园区优势,重点引进长三角香精香料生产、研发及其文化体验项目。加快推进沃兰香料、欧劳福林香精香料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尤溪精细化工园溪尾片区开发4600亩,引进50家香精香料企业,逐步将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中国香精香料生产基地、中国香精香料产业集聚中心和中国香精香料文化体验中心。

  (三)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高品质纱线、产业用纺织品、合金加工等领域为发展重点,延伸拓展高附加值纺织产业链条,加快纺织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到2025年,建成新型纺织材料专业园。

  (四)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为重点,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重点推进汤川风力发电二期建设项目、水面型光伏发电及光伏组件项目等重点项目,构筑产业新格局。

  (五)5G新基建产业。积极开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等环节的应用;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推进异地协同研发设计、生产网络控制、供应链智能化管理、协同电子商务、在线实时监测和服务等试点示范。策划生成城南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解析、生产智能化服务、设备、物料、排污、能耗等标识解析,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经营。“十四五”期间,我县将重点推进鑫森合纤、百营木业等企业“上云上平台”项目;城南园纺织、染整产业智能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项目;香精香料智慧工业园区建设项目;顺源纺织5G车间建设项目、红树林智慧仓储项目等,促进我县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制造产业”向“智造产业”转型,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引进发展水泥产业,开发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商砼预制装配等产业。到2022年,实施金东尾矿建材化利用、白云岩建筑装饰材料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2亿元,实现产业产值30亿元;到2025年,建成尤溪绿色环保建材产业中心。

  (七)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需要,梳理一批标杆企业和园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节能装备、环保监测设备的融合,持续推进重点设备、重点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加快完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

  第四章  主要任务

  我县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纺织、林产、矿产等主导产业,成为三明市重要的工业大县,为全县财税收入、劳动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县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智能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县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积极对接省市制造业发展新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政策、稳增长和促转型、调结构“双结合”,着力提高制造业的硬实力和影响力,加快工业创新转型,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促进“3+2+2”产业发展。

  一、推进智能制造,开启数字工业新时代

  (一)实施“机器换工”计划。以纺织、机械制造、林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示范应用,每年推动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工”。选择龙头骨干和高成长企业为试点,使用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园、轻纺高新产业园、洋中机电高新产业园试点建设数字园区,建成全市“机器换工”应用示范区域。

  (二)实施“数控一代”计划。以四大新兴产业(即机械电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即纺织、林产、矿产)为重点,大力推广“数控一代”,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我县重点工业产业中广泛应用,努力将“数控一代”技术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应用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县机械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加快启动“智能一代”工程,逐步实现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智能化装备占全县机械装备的30%。

  (三)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推广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以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园、洋中机电高新产业园为重点,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设备服务重点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规模化发展。鼓励制造装备企业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传统装备产品性能,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产品,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

  (四)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重点推广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控制系统集成、核心自动化元器件及配套产品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快安全可靠关键应用系统推广,提升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装备自动化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工业软件在纺织、机械加工、林产加工、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示范应用,引导顺源纺织、隆源纺织、旭源纺织、鑫森合纤、红树林木业、沈郎食用油等重点企业组建专业的软件服务机构,提升尤溪工业企业软件技术水平,增强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到2025年,全县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市中上水平。

  二、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工业基础平稳发展

  围绕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高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着力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和要素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运用和推广上,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我县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业招商,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创新产业招商模式,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特色产品、基础材料的产业链构建完善和延伸整合,推动产业聚集,获取集聚效益,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从单一项目招商向形成产业完整链招商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型企业向既注重生产型企业也注重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引进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能力向既注重生产能力也注重人才和资本引进转变,形成产业、技术、资源的综合集聚效益。要围绕鑫森、格利尔、顺源、红树林等重点工业企业配套实施以企招商;围绕纺织新材料等高新材料产品构建完整产业链招商;围绕尤溪精细化工园、竹木加工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以园招商。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结合我县产业特点科学规划工业项目,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筛选、建立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大市场潜力的工业投资项目库。重点加快华扬纤纺、汤川风力发电、染整产业园、奥翔体育研发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产出水平高、对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协调,积极推进。

  (三)做好项目协调服务,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加大对“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健全项目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加强准入管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入。探索鼓励类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和体系,实施项目节点管理责任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园区基础设施、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加大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全力配合,解决好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推进服务引领,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对接制造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和精准营销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增值配套服务,大力培育金融、保险、法律、工商等专业服务,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1个以上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推动企业生产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从提供设备向提供咨询设计、项目承接、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鼓励企业搭建产品远程监测与诊断平台,完善产品智能维护系统,向客户提供专业化远程状态管理和现场技术支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优势制造企业成立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服务企业,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机械、纺织、家具、建材等行业实施定制生产。力争到2025年,大中型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0%。

  (三)发展工业设计。以制造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院校、研究培训机构为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单独组建或与省内外高校共建工业设计中心,利用各自行业内的设计资源,建立工业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以创新设计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鼓励沈源竹木、奥翔体育塑胶、长固制杆等加工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具有自主设计品牌转变,初步形成“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成果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工业设计大赛,推进企业与境内外优秀工业设计机构、人才交流对接。力争到2025年培育2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四)发展云制造。鼓励支持制造业云平台建设,推进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工作。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工业研发设计、企业生产制造、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等资源共享,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促进制造的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五)发展工业物联网。积极探索工业物联网应用模式,鼓励、引导企业运用工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终端、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形成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能力,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促进行业关联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力争在鑫森、旭源、顺源、华泰等纺织产业,沈郎、翔云、原色纯香等食品产业率先形成典型应用案例。到2025年,工业物联网技术在龙头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促进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一批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主导产业技术研发。鼓励制造龙头企业与高校、央企、跨国公司等共建研发机构,对引进重大研发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力争到2025年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和协同,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共享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和新建一批面向企业、支撑产业、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同行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全县主导产业都建有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三)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购买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与产业化,对其购买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或重大发明专利给予重点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展科研院所、高校职务成果转化改革,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工作。鼓励制造业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业务,引导企业实行科技创新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创新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四)开展发明专利提升计划。鼓励和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项目,组织实施重大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发明专利“清零”“倍增”行动,促进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化、产业化。引进和重点支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组织专利代理人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挖掘专利申请潜力,提高我县专利申请、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到2025年,全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件。

  五、力促园区升级、拓展集聚发展新空间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基本原则,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发展主线,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紧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两个指标,推进“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做特做优香精香料集中区、林产集中区,做活做实乡镇集中区”三大行动,努力实现“企业税性高、土地利用率高、产业集聚度高、高新技术占比高”的四高目标,全面提升工业平台综合发展水平,加强园区布局优化,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结合各乡镇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针对园区变化调整情况及时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二)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城相融、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区与园区“同向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让开发区城南园形成科研、教育、产业、居住、生活、商务、社交、文化、休闲等融合协调发展的环境,以产业引领城市空间重构,促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园区带动城区、城区支撑园区的格局。

  (三)增强园区集聚功能。鼓励尤溪经济开发区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发挥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集聚度较高、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加快“园中园”及特色产业园建设。选择辐射面广、比较优势强、带动效益大、增产能力强和就业效益大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通过延伸拓宽其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带动就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相关部署,落实上级关于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文件,指导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开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建设。

  (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根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和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园区管理模式和职能职责并实行动态调整。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更好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按照权责一致、事权匹配的原则,理顺园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的关系。

  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优势产业领先行业

  (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积极引导奥翔体育塑胶、红树林木业、格利尔印染等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行业优势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掌握行业话语权,带动优势产业标准更新。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实施产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形成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引领制造业不断升级。

  (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加强计量检定、质量检测检验、认证认可等基础技术工作。将县内现有“一所三中心”(县质量计量检测所、省工业用布质检中心、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整合为尤溪县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做强做大。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检测项目建设,健全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提高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技术水平和覆盖面,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达98%以上。做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模式,重视提升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水平,保障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全县优势重点产业实施区域品牌培育工程,挖掘一批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促进优势品牌资源集约化,重点扶持鑫森合纤、奥翔体育塑胶、翔云银耳等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扩张,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质量奖以及驰名商标评定,打造尤溪县“中国革基布名城”等区域公用品牌,树立尤溪制造品牌形象。

  (四)强化质量诚信管理。引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管理、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导优势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公示制度,规范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进产品质量诚信“红黑榜”管理,在政策扶持、品牌建设、公共服务、社会宣传、打假保名优等方面实施诚信激励措施。通过加强监督抽查、消费预警、信用降级等社会联防联惩措施惩戒质量失信行为,保障制造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7%以上。

  七、抓好绿色制造,构筑生态发展新导向

  (一)推进节能降耗。以“科技、节能、增效、环保”为理念,以节能系统优化理论为基础,明确节能目标,以降低能源消耗、提供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培育和发展节能示范企业。全力推动城市建成区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工程。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工程,应用各种先进实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每年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0项以上。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矿产、印染、皮革等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二)推进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对建材、纺织染整、PU革、化工、造纸、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坚决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使企业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制定高污染行业重点产品的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强度的地方标准,依法取缔高能耗、高水耗、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攻关,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在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中,根据清洁生产审核方案,鼓励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农林三剩物、废金属、废塑料、废机油等资源综合利用。力争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建成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节能装备领域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型电机、变压器、空气压缩机、风机、泵类等用能设备,加快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应用和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重点推广螺杆膨胀动力驱动、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等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技术提供单位建立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展示宣传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时,鼓励用能单位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过程中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等。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尤溪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等为成员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和战略谋划,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承担日常工作,定期开展对本规划相关发展目标实现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水平的评价、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二、抓好试点示范。在全县范围选取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跟踪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根据阶段性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通过现场推广会、传媒报道等形式向全县推广。

  三、加大技改投入。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制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规划。将我县纺织、林产加工等行业作为本轮技改的重要区域,建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库,实施分级管理和动态跟踪,强化要素保障。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技改项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力。

  四、支持市场开拓。鼓励行业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举办纺织、竹木加工等重点行业产品推介会,抱团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资金结算等配套服务,促进线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五、加强财税支持。积极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设备投资按比例抵免税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等税收政策。财政专项资金向先进制造业项目、企业和相关平台倾斜,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试点示范工作的扶持力度,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优先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和区域倾斜。

  六、拓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推行连连贷、无间贷,加强金融服务与制造业生产销售流程的融合,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促进大数据在信贷管理中的运用。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智能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 有效扩大信贷规模,在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广设备融资租赁,建立融资租赁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履约保证保险补贴制度。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扩大直接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新三板挂牌。鼓励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企业债等方式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七、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强化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和配套保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人才(团队)参加省、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企业人才实践基地,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八、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我县纺织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引导纺织企业通过整合内部创新资源,组建技术中心,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运行体系和机制。推动现有纺织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的技术成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九、培育企业家精神。重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注重培养和优待企业高管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家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注重以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每年举办1-2场全县企业家培训活动,扶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广阔视野、战略眼光、丰富经验、开拓精神、社会责任感强、能引领我县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的优秀企业家。加强舆论引导,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宽松包容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省市属各单位: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尤溪县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

  专  项  规  划

  2021年10月

  目  录

  前  言   ……………………………………………………………7

  第一章  发展环境………………………………………………………7

  一、发展基础………………………………………………………8

  (一)工业总量持续扩大…………………………………………8

  (二)工业投资显著增加…………………………………………8

  (三)集聚效应稳步增强…………………………………………8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8

  二、重要机遇分析…………………………………………………9

  (一)政策支持带来重大利好……………………………………9

  (二)技术进步带来重大支持……………………………………9

  (三)良好环境带来重大红利……………………………………10

  三、面临挑战分析…………………………………………………10

  (一)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不足…………………………………10

  (二)产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10

  (三)高质量发展面临困难增多…………………………………11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11

  二、主要目标………………………………………………………12

  第三章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15

  一、做长做优纺织产业……………………………………………15

  (一)新型节能环保革基布产业…………………………………15

  (二)锦纶服装花边面料产业……………………………………15

  (三)民用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产业……………………………15

  二、做强做优林产产业……………………………………………16

  (一)木制品加工产业……………………………………………16

  (二)竹制品加工品产业…………………………………………16

  (三)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16

  (四)林产化工产业………………………………………………17

  (五)森林食品产业………………………………………………17

  (六)生物医药产业………………………………………………17

  三、做精做深矿产产业……………………………………………17

  (一)铅锌产业……………………………………………………18

  (二)非金属产业…………………………………………………18

  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18

  (一)机械电子产业………………………………………………18

  (二)香精香料产业………………………………………………19

  (三)新材料产业…………………………………………………19

  (四)新能源产业…………………………………………………19

  (五)5G新基建产业……………………………………………19

  (六)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20

  (七)节能环保产业………………………………………………20

  第四章  主要任务………………………………………………………20

  一、推进智能制造,开启数字工业新时代  ……………………21

  (一)实施“机器换工”计划……………………………………21

  (二)实施“数控一代”计划……………………………………21

  (三)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22

  (四)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22

  二、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工业基础平稳发展………………22

  (一)创新工业招商,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23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23

  (三)做好项目协调服务,营造良好建设环境…………………23

  三、推进服务引领,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24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24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业…………………………………………24

  (三)发展工业设计………………………………………………25

  (四)发展云制造…………………………………………………25

  (五)发展工业物联网……………………………………………26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发展新动能………………………26

  (一)促进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26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26

  (三)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27

  (四)开展发明专利提升计划……………………………………27

  五、力促园区升级、拓展集聚发展新空间………………………27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27

  (二)产城融合发展………………………………………………28

  (三)增强园区集聚功能…………………………………………28

  (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29

  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优势产业领先行业………………29

  (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29

  (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29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30

  (四)强化质量诚信管理…………………………………………30

  七、抓好绿色制造,构筑生态发展新导向………………………30

  (一)推进节能降耗………………………………………………30

  (二)推进清洁生产………………………………………………31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31

  (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32

  第五章  保障措施………………………………………………………32

  一、加强组织保障…………………………………………………32

  二、抓好试点示范…………………………………………………32

  三、加大技改投入…………………………………………………33

  四、支持市场开拓…………………………………………………33

  五、加强财税支持…………………………………………………33

  六、拓展融资渠道…………………………………………………33

  七、壮大人才队伍…………………………………………………34

  八、加强校企合作…………………………………………………34

  九、培育企业家精神………………………………………………34

  前  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尤溪经济的主体和引擎。在全县上下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编制《尤溪县“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对尤溪持续做优“工业基地·活力新城”品牌,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老树发新枝”、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大意义和长远影响。本规划依据《三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主要阐述规划期内工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是指导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县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力打造新亮点,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强创新各项工作,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了坚定的产业基础。

  一、发展基础

  (一)工业总量持续扩大。2016-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保持150家以上,工业企业队伍稳定,为我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由270.09亿元增长到359.63亿元,年均增长5.9%;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2%,2020年末工业经济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32.5%。

  (二)工业投资显著增加。2016-2020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50多家企业实施“机器换工”“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项目,与9家重点龙头企业签订“一企一策”备忘录,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县列入省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13项,68家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完成企业转型升级;民企对接签约合同项目入库118个,总投资341.48亿元,涉及机械、环保、纺织等领域,与我县的主导产业高度契合。

  (三)集聚效应稳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县着力培育发展壮大纺织、林产、矿产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末形成了纺织、林产加工等两个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是中国革基布名城、中国混纺纱名城。出台《尤溪县工业平台建设工作意见》,对各工业平台空间布局进行了整合提升,初步形成“一园五区”发展格局。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努力,初步形成了“3+2+2”产业发展格局,其中纺织业是我县第一大主导产业,形成了“纺纱--织造--染整--涂层”地方特色革基布产业链;全县拥有林业企业175家,形成了竹制品加工、森林文化创意产品、林产化工等产业集群,其中林产品出口居全市首位,特别是木线条制品占欧美市场大半;矿产加工业目前正在以金东公司为龙头逐步推进全县铅锌资源深度整合,规划建设绿色铅锌产业园及非金属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引进铜墙铁壁泥巴竹炭腻子膏、新磊非金属深加工等项目。引进祥峰机电、佳宇纺织器材等机械电子项目,推动福磁电子、帝视机器人等项目建成投产,在城南园规划建设1.5万亩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城;推动尤溪精细化工园溪尾片区一期467亩开发建设,落地项目沃兰香料、欧劳福林香精香料完成项目备案、供地招拍挂等前期工作。

  二、重要机遇分析

  (一)政策支持带来重大利好。《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下发,中央、省加大对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从先行试点、财税扶持、项目倾斜、产业建设等各方面赋予了更大支持,为我县持续做优做强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技术进步带来重大支持。当前,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使我县能够通过技术嫁接、产业对接,推动纺织、林产、矿产、机械电子、香精香料等产业加速发展。对我县这样以内陆山区条件为依托、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特色资源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三)良好环境带来重大红利。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省份和核心区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革命老区,拥有“多区叠加”的良好政策环境,为全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我县是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加上近年来以“e三明”政务服务平台、“政企直通车”为抓手,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建设,为制造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三、面临挑战分析

  (一)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不足。“十四五”时期尤溪县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格局下,由于高额关税明显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对我县的木制品出口企业影响较大。我县既要夯实国内产业循环基础,又要在全球产业循环中找到符合我县产业的市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面临更大挑战、更多困难。

  (二)产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从全国来看,各地推进产业创新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转型、集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新企业方兴未艾、竞相涌现。从全省来看,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新型工业化水平持续领跑,争相抱得重大项目“金娃娃”、按下产业转型“快进键”。从全市来看,沙县、永安等地重大产业性项目较多,工业投资力度明显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不多,工业新增长点接续不足。

  (三)高质量发展面临困难增多。从产业层次来看,全县近80%的企业属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行业,工业品中75%以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三大主导产业链还未形成配套型、紧密型产业集群。从企业规模来看,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带动作用不强,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6家、仅占全县规上企业总数的3.9%。从创新能力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县R&D经费投入仅4.8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不足。从税收贡献来看,2020年末工业企业税收达1000万元、200万元以上的分别仅有2家、22家,工业用地亩税收不足12万元/亩,工业税收贡献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县需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加快产业创新转型为主线,突出着力产业优,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重点打造纺织、林产、矿产等工业主导产业,培育百亿龙头企业,引进高科技、高税性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九次、十三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三明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总书记重要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发展的政策机遇,深入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导向,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力实施“新制造计划”,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超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把我县建成三明市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围绕我县“3+2+2”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两大新兴产业”布局,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建链补链壮链”行动,推动产业“点线面体网”全链闭合、优势突出、错位发展,全方位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做实“工业尤溪”文章,紧盯打造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强化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政策撬动,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动能,巩固提升特色产业,推动全县工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规模结构合理。力争到2025年,建立起具有尤溪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提高到40%以上,纺织、林产、矿产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161亿元、20亿元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5%。全县基本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

  ——制造模式先进。广泛推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培育新型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纺织、机械、林产、食品加工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制造能力。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全市先进水平,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例达到80%以上。

  ——发展后劲增强。到2025年,形成工业产业项目滚动对接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每年滚动实施工业重点项目50项以上,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保持在12%以上。完善工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保持20%以上,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家以上,形成以创新为主动力和战略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质量效益提升。到2025年,工业产业年均增速8.7%以上;高成长、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特征更加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企业主营业务的比重不低于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增长率年均增长8%左右。主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标准要求,成为国家质量强县示范城县。

  ——生产绿色低碳。绿色制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成为主流。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进一步降低,大型骨干企业主要产品能耗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

  专栏:“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

目标

质量效益

1

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

8.7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0

预期性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8

预期性

4

规模税收增长率年均增长

%

8

预期性

支柱产业

竞争力

5

纺织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500

预期性

6

林产加工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1

预期性

7

矿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

预期性

新兴产业

发展

8

机械电子产业规模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

预期性

9

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开发用地

4600

预期性

10

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产值

亿元

30

预期性

智能制造

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开展“机器换工”

10

预期性

12

全县机械装备数控化率

%

50

预期性

科技创新

13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

%

80

预期性

14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

%

60

预期性

1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亿元

15

预期性

16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

预期性

节能降耗

17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0

预期性

18

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10

预期性

  第三章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围绕我县现有产业基础,策划生成一批具有可研深度的强链补链重大工业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产业向优势资源、优势区域集聚,实现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谱写尤溪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做长做优纺织产业

  按照“抓龙头,铸链条”的总体要求,紧抓新一轮产业转移契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自主创新为升级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为目标,通过产业承接、技术改造、品牌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构建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优、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和较完整产业链的纺织产业基地。

  (一)新型节能环保革基布产业。引导现有机织革基布生产企业向针织、无纺革基布转型,丰富革基布产品结构和品种种类,积极引进上游涤纶、粘胶等差别化纤维的生产项目。

  (二)锦纶服装花边面料产业。依托现有鑫森合纤、丰帝锦纶长丝生产企业优势,向下游织造、染整、服装产业链延伸。重点推进东方鑫威、康运实业、纳绮科技、德坤织染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下游经、纬编生产企业及服装生产企业。

  (三)民用服装及产业用纺织品产业。依托现有顺源系列(含隆源、旭源)纺织企业生产民用高支纱的生产优势,加快推进旭源纺织等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引进下游喷气、喷水织机织造企业及下游染整、服装生产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县纺织服装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纺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将我县逐步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纺织产业示范基地。

  二、做强做优林产业

  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全面推进”的原则,精准定位,明确目标,围绕木制品、竹制品、竹浆造纸及纸制品、林产化工、森林食品、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集群板块,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把尤溪建成全省“木竹制品”出口示范基地。

  (一)木制品加工产业。以红树林、百源木业、百营木业等以生产建筑木构件及装饰材料企业为龙头;以盛源木业、三杉木制品、星悦装饰等以生产生态板及细木工板为企业龙头,重点发展“建筑木构件及装饰材料、人造板、集成材”等系列深加工产品,重点推进红树林新型绿色复合材料生产项目、绿家园防腐木项目建设。

  (二)竹制品加工品产业。重点发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重点开发竹重组材系列产品、竹制家居用品、工艺品、竹浆造纸,大力发展竹制家具、精制竹家居用品、竹纤维、竹木复合板等重大项目。抓好新胜峰、兴达竹木、三星竹木等竹制家居用品及工艺品系列开发,培育和扶持景竹家居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曲竹用品、文化创意产品。加快推进腾锋竹木竹家居用品、隆辉竹木竹制工艺品、威登美竹制工艺品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仙镇竹家居用品示范镇。

  (三)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重点扶持永丰茂集中竹材制浆造、分散造纸、开发新闻用纸、文化用纸、食品包装原纸、薄型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品。加快永丰茂节能环保型高等级本色生活用纸生产线项目建设。

  (四)林产化工产业。加快金闽生物改制重组,在全县现有150万亩马尾松中规划建设50万亩高产脂采脂基地。重点发展松香、松节油系列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着力开发利用医用松节油、松油醇、低聚木糖、木质素等林业生物质;开发杉木精油等香精香料系列深加工系列产品。

  (五)森林食品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沈郎油茶产业、丰业农产等笋制品产业、祥云生物和天益菌业食用菌产业;建成铁皮石斛、朱砂根林下立体栽培示范基地,推进森林食品生产的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

  (六)生物医药产业。扶持仙锦药业以中药饮片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重点开发中成药、中药颗粒冲剂、中间体提取,延长产业链,开发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药材和药品。重点发展以香精香料为主的产品。力争到2025年,实现产值161亿元,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一批知名林产品品牌,使尤溪县成为全省出口型林产加工产业重点县。

  三、做精做深矿产业

  按照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推进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矿业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加工增值水平,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铅锌产业。通过综合整治、整合优化矿产业,引导铅锌产业向集约、高效、延伸产业链方向发展,依托福建金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绿色铅锌产业园,形成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矿产开发格局,打造“探、采、选、冶、贸、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重点引进锌冶炼项目以及铅合金、锌合金、镀锌、工业氯化锌、纳米氧化锌等深加工项目。

  (二)非金属产业。重点从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色出发,聚焦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特性,形成核心技术,发展非金属矿应用新领域和培育新产业,加快推进非金属矿深加工集中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纯石英硅微粉材料、硅藻土吸附材料、超细和活性碳酸钙、纳米级碳酸钙等功能无机新材料。力争到2025年,矿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加税收3.5亿元,全县基本形成集采矿、深加工、深加工产品利用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四、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着力突破新兴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平台不完善等短板,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造我县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一)机械电子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沿海产业转移、闽西南协同发展等机遇,重点吸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福厦漳泉等地机械电子外迁企业落户尤溪县,努力把尤溪县打造为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最具吸引力的区域。重点发展电气机械及设备、锻压机械、木工机械、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设备、纺织机械、汽配及人工智能等行业。加快推进佳宇纺织器材、帝视机器人、托普林机械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机械电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

  (二)香精香料产业。依托香精香料产业集中区建设,积极对接上海、江苏等地香精香料产业转移,利用与昆山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合作共建园区优势,重点引进长三角香精香料生产、研发及其文化体验项目。加快推进沃兰香料、欧劳福林香精香料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5年,尤溪精细化工园溪尾片区开发4600亩,引进50家香精香料企业,逐步将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中国香精香料生产基地、中国香精香料产业集聚中心和中国香精香料文化体验中心。

  (三)新材料产业。以新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高品质纱线、产业用纺织品、合金加工等领域为发展重点,延伸拓展高附加值纺织产业链条,加快纺织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到2025年,建成新型纺织材料专业园。

  (四)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为重点,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重点推进汤川风力发电二期建设项目、水面型光伏发电及光伏组件项目等重点项目,构筑产业新格局。

  (五)5G新基建产业。积极开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等环节的应用;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推进异地协同研发设计、生产网络控制、供应链智能化管理、协同电子商务、在线实时监测和服务等试点示范。策划生成城南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数据解析、生产智能化服务、设备、物料、排污、能耗等标识解析,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经营。“十四五”期间,我县将重点推进鑫森合纤、百营木业等企业“上云上平台”项目;城南园纺织、染整产业智能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项目;香精香料智慧工业园区建设项目;顺源纺织5G车间建设项目、红树林智慧仓储项目等,促进我县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制造产业”向“智造产业”转型,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新型建材及住宅产业。引进发展水泥产业,开发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材,大力发展商砼预制装配等产业。到2022年,实施金东尾矿建材化利用、白云岩建筑装饰材料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2亿元,实现产业产值30亿元;到2025年,建成尤溪绿色环保建材产业中心。

  (七)节能环保产业。围绕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需要,梳理一批标杆企业和园区,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节能装备、环保监测设备的融合,持续推进重点设备、重点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加快完善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

  第四章  主要任务

  我县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纺织、林产、矿产等主导产业,成为三明市重要的工业大县,为全县财税收入、劳动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县制造业整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智能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当前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县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积极对接省市制造业发展新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政策、稳增长和促转型、调结构“双结合”,着力提高制造业的硬实力和影响力,加快工业创新转型,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促进“3+2+2”产业发展。

  一、推进智能制造,开启数字工业新时代

  (一)实施“机器换工”计划。以纺织、机械制造、林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推进工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示范应用,每年推动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工”。选择龙头骨干和高成长企业为试点,使用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园、轻纺高新产业园、洋中机电高新产业园试点建设数字园区,建成全市“机器换工”应用示范区域。

  (二)实施“数控一代”计划。以四大新兴产业(即机械电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和三大传统产业(即纺织、林产、矿产)为重点,大力推广“数控一代”,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我县重点工业产业中广泛应用,努力将“数控一代”技术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应用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县机械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加快启动“智能一代”工程,逐步实现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智能化装备占全县机械装备的30%。

  (三)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推广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以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园、洋中机电高新产业园为重点,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设备服务重点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规模化发展。鼓励制造装备企业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传统装备产品性能,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产品,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

  (四)提升工业软件支撑能力。重点推广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控制系统集成、核心自动化元器件及配套产品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快安全可靠关键应用系统推广,提升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装备自动化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系统集成能力。推进工业软件在纺织、机械加工、林产加工、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示范应用,引导顺源纺织、隆源纺织、旭源纺织、鑫森合纤、红树林木业、沈郎食用油等重点企业组建专业的软件服务机构,提升尤溪工业企业软件技术水平,增强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到2025年,全县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市中上水平。

  二、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促进工业基础平稳发展

  围绕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高端产业规模发展壮大。着力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和要素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运用和推广上,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我县传统产业和新兴高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业招商,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创新产业招商模式,围绕优势产业、重点企业、特色产品、基础材料的产业链构建完善和延伸整合,推动产业聚集,获取集聚效益,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从单一项目招商向形成产业完整链招商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型企业向既注重生产型企业也注重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引进转变,从单纯引进生产能力向既注重生产能力也注重人才和资本引进转变,形成产业、技术、资源的综合集聚效益。要围绕鑫森、格利尔、顺源、红树林等重点工业企业配套实施以企招商;围绕纺织新材料等高新材料产品构建完整产业链招商;围绕尤溪精细化工园、竹木加工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以园招商。

  (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结合我县产业特点科学规划工业项目,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筛选、建立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大市场潜力的工业投资项目库。重点加快华扬纤纺、汤川风力发电、染整产业园、奥翔体育研发中心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产出水平高、对全县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强协调,积极推进。

  (三)做好项目协调服务,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加大对“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业项目的推进力度。健全项目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加强准入管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入。探索鼓励类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和体系,实施项目节点管理责任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园区基础设施、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加大对重点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全力配合,解决好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推进服务引领,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

  (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重点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和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对接制造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和精准营销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增值配套服务,大力培育金融、保险、法律、工商等专业服务,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1个以上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推动企业生产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从提供设备向提供咨询设计、项目承接、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鼓励企业搭建产品远程监测与诊断平台,完善产品智能维护系统,向客户提供专业化远程状态管理和现场技术支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优势制造企业成立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服务企业,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鼓励机械、纺织、家具、建材等行业实施定制生产。力争到2025年,大中型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30%。

  (三)发展工业设计。以制造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院校、研究培训机构为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单独组建或与省内外高校共建工业设计中心,利用各自行业内的设计资源,建立工业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以创新设计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鼓励沈源竹木、奥翔体育塑胶、长固制杆等加工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具有自主设计品牌转变,初步形成“设计产业化、产业设计化、设计成果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市组织的工业设计大赛,推进企业与境内外优秀工业设计机构、人才交流对接。力争到2025年培育2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四)发展云制造。鼓励支持制造业云平台建设,推进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工作。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工业研发设计、企业生产制造、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等资源共享,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促进制造的敏捷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能力。

  (五)发展工业物联网。积极探索工业物联网应用模式,鼓励、引导企业运用工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终端、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形成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能力,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促进行业关联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力争在鑫森、旭源、顺源、华泰等纺织产业,沈郎、翔云、原色纯香等食品产业率先形成典型应用案例。到2025年,工业物联网技术在龙头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促进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布局建设一批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主导产业技术研发。鼓励制造龙头企业与高校、央企、跨国公司等共建研发机构,对引进重大研发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力争到2025年底,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和协同,引导龙头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共享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和新建一批面向企业、支撑产业、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同行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全县主导产业都建有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三)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购买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与产业化,对其购买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或重大发明专利给予重点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展科研院所、高校职务成果转化改革,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工作。鼓励制造业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业务,引导企业实行科技创新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创新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到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四)开展发明专利提升计划。鼓励和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项目,组织实施重大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实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发明专利“清零”“倍增”行动,促进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化、产业化。引进和重点支持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组织专利代理人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挖掘专利申请潜力,提高我县专利申请、授权量及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到2025年,全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件。

  五、力促园区升级、拓展集聚发展新空间

  (一)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坚持“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基本原则,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发展主线,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紧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两个指标,推进“做大做强经济开发区,做特做优香精香料集中区、林产集中区,做活做实乡镇集中区”三大行动,努力实现“企业税性高、土地利用率高、产业集聚度高、高新技术占比高”的四高目标,全面提升工业平台综合发展水平,加强园区布局优化,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结合各乡镇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针对园区变化调整情况及时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二)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城相融、产城互动、产城共进,推动城区与园区“同向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的相互衔接,让开发区城南园形成科研、教育、产业、居住、生活、商务、社交、文化、休闲等融合协调发展的环境,以产业引领城市空间重构,促进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园区带动城区、城区支撑园区的格局。

  (三)增强园区集聚功能。鼓励尤溪经济开发区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发挥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集聚度较高、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加快“园中园”及特色产业园建设。选择辐射面广、比较优势强、带动效益大、增产能力强和就业效益大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通过延伸拓宽其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带动就业,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相关部署,落实上级关于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文件,指导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开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工业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建设。

  (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根据园区产业功能定位和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园区管理模式和职能职责并实行动态调整。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更好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按照权责一致、事权匹配的原则,理顺园区“区内区外”“条块之间”的关系。

  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领优势产业领先行业

  (一)提升技术标准水平。积极引导奥翔体育塑胶、红树林木业、格利尔印染等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行业优势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掌握行业话语权,带动优势产业标准更新。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实施产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形成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引领制造业不断升级。

  (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加强计量检定、质量检测检验、认证认可等基础技术工作。将县内现有“一所三中心”(县质量计量检测所、省工业用布质检中心、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整合为尤溪县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做强做大。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检测项目建设,健全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提高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技术水平和覆盖面,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达98%以上。做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模式,重视提升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水平,保障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全县优势重点产业实施区域品牌培育工程,挖掘一批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促进优势品牌资源集约化,重点扶持鑫森合纤、奥翔体育塑胶、翔云银耳等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扩张,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质量奖以及驰名商标评定,打造尤溪县“中国革基布名城”等区域公用品牌,树立尤溪制造品牌形象。

  (四)强化质量诚信管理。引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管理、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导优势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公示制度,规范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进产品质量诚信“红黑榜”管理,在政策扶持、品牌建设、公共服务、社会宣传、打假保名优等方面实施诚信激励措施。通过加强监督抽查、消费预警、信用降级等社会联防联惩措施惩戒质量失信行为,保障制造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7%以上。

  七、抓好绿色制造,构筑生态发展新导向

  (一)推进节能降耗。以“科技、节能、增效、环保”为理念,以节能系统优化理论为基础,明确节能目标,以降低能源消耗、提供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培育和发展节能示范企业。全力推动城市建成区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工程。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工程,应用各种先进实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每年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0项以上。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在矿产、印染、皮革等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二)推进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对建材、纺织染整、PU革、化工、造纸、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坚决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使企业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强化环境准入和淘汰制度,制定高污染行业重点产品的单位产值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强度的地方标准,依法取缔高能耗、高水耗、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攻关,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在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中,根据清洁生产审核方案,鼓励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农林三剩物、废金属、废塑料、废机油等资源综合利用。力争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建成1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节能装备领域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型电机、变压器、空气压缩机、风机、泵类等用能设备,加快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应用和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重点推广螺杆膨胀动力驱动、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等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技术提供单位建立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展示宣传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时,鼓励用能单位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过程中采用重点节能低碳技术等。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尤溪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等为成员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和战略谋划,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承担日常工作,定期开展对本规划相关发展目标实现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水平的评价、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二、抓好试点示范。在全县范围选取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跟踪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根据阶段性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通过现场推广会、传媒报道等形式向全县推广。

  三、加大技改投入。健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制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规划。将我县纺织、林产加工等行业作为本轮技改的重要区域,建立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库,实施分级管理和动态跟踪,强化要素保障。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技改项目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力。

  四、支持市场开拓。鼓励行业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举办纺织、竹木加工等重点行业产品推介会,抱团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资金结算等配套服务,促进线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五、加强财税支持。积极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设备投资按比例抵免税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等税收政策。财政专项资金向先进制造业项目、企业和相关平台倾斜,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试点示范工作的扶持力度,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优先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和区域倾斜。

  六、拓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推行连连贷、无间贷,加强金融服务与制造业生产销售流程的融合,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促进大数据在信贷管理中的运用。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智能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 有效扩大信贷规模,在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广设备融资租赁,建立融资租赁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履约保证保险补贴制度。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扩大直接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优势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新三板挂牌。鼓励企业通过中小企业私募债、企业债等方式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七、壮大人才队伍。加强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强化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和配套保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人才(团队)参加省、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组织实施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企业人才实践基地,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八、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我县纺织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引导纺织企业通过整合内部创新资源,组建技术中心,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运行体系和机制。推动现有纺织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的技术成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九、培育企业家精神。重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注重培养和优待企业高管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家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注重以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每年举办1-2场全县企业家培训活动,扶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广阔视野、战略眼光、丰富经验、开拓精神、社会责任感强、能引领我县重点产业优化升级的优秀企业家。加强舆论引导,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宽松包容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