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11913-0100-2024-00008
- 备注/文号: 尤管政〔2024〕56号
- 发布机构: 尤溪县管前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8-08
各村委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管前镇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确保全镇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管前镇人民政府
2024年8月8日
管前镇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尤溪县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全县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集中整治行动(2024年3-6月)基础上,继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管前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全面排查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流通销售、通行秩序、停放充电、拆解回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消除风险隐患;严格执法检查,查处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违法行为、整治一批违法单位;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意识,有效防范电动自行车事故发生。
二、整治重点
1、产品质量与流通销售。严格实施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行业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销售网点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的行为。
2、使用与停放充电。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杜绝在楼梯间、疏散走道等区域停放、充电。组织清理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现象。对无法室外停放的电动车,采取实体墙分隔、设置简易喷淋和灭火器等技术防范措施。
3、非法改装与报废回收。严查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行为,包括擅自改装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等。规范电动自行车报废回收流程,防止报废车辆及配件流入市场。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规范停放充电。组织清理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现象。对确实无法室外停放电动车的情况,可以采取电动车停放点,要与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等区域用实体墙分隔,并设置简易喷淋和灭火器等技术防范措施,并加强日常巡查值守。
3、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播放专题警示短片等形式进行专项宣传。各村、乡直有关单位部门的干部要定期组织居民群众开展电动车火灾防范教育;派出所、消安所要不定时组织各村、各部门进行消防安全宣讲。提高居民群众电动车火灾防范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
4、严格执法检查。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5、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网格化管理、火灾隐患排查等同部署同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部署。各村、镇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解任务、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切实将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落实主体责任,实行群防群治。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要提高单位主体责任意识,要结合平安管前创建工作,及时组织召开部署会,规范和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严查消防违法行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强大声势。要充分运用广播、宣传单、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宣传载体,向社会公告电动车综合整治行动的内容和要求,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性宣传,广泛宣传消防法规和消防常识,及时发布火灾预警信息,提醒社会单位加强自身安全防范,警示群众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四)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集中、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行政村,将给予通报批评。综合治理期间,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尤其是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将依法从严从重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不落实的责任。
(五)加强信息报送,确保工作实效。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要指定一名联络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于每周二向镇消防所报送《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清单》(附件3)。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于每月10、20、30日向镇消防所报送整治行动实施情况(附件4)。综合治理涉及的台账应及时归档备查。从7月份起每月18日前报送当月工作进展、典型经验做法及相关表格。
附件:管前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