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示】夏季酷暑难耐,要警惕食源性疾病发生

日期:2023-07-07 15:50 来源:尤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 | |

  夏季气温较高,细菌生长繁殖快、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夏季往往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数据显示,在5℃—60℃的环境温度下,有害细菌在食物上可迅速生长;食物保存温度在10℃左右时,普通细菌每增加10倍大概需要5—20个小时;而35℃时仅需要1—2小时。可见,37℃—42℃是有害细菌在食品上生存的最适宜温度带。 

  如果现做食品不做好保鲜存储工作,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消化道症状。在此尤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对于我国来说呢,中国的饮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习惯,导致我国食源性疾病致病食品来源更丰富多样,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提到食源性疾病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提到食物中毒,大家就耳熟能详了。但由于大多数食源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所以人们通常会将食源性疾病与其他疾病混淆。 

  食源性疾病通俗来讲就是吃出来的病,它指的是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包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的是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 

  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蛋类 禽肉 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霍乱弧菌(受污染的水或食品)、大肠杆菌(未经消毒的牛奶、未做熟的肉类及新鲜水果和蔬菜)、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罐头肉制品)。 

  2.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朊病毒。 

  3.寄生虫感染 

  常见寄生虫有蠕虫(如丝虫、蛔虫、绦虫等)和原虫(如叶足虫、鞭毛虫、纤毛虫等),对机体的伤害主要包括掠夺机体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存造成机体损伤和破坏,或引起免疫系统损害。 

  4.化学性中毒 

  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重金属、有机氯中毒、甲醇 瘦肉精。 

  5.动物性毒素中毒、植物性毒素中毒 

  动物性毒素中毒:河豚鱼; 

  植物性毒素中毒等;蘑菇、鲜黄花菜、豆科(四季豆、扁豆等)、曲霉菌(花生、玉米)、节菱孢霉(霉变甘蔗)、马铃薯发芽。 

  其中, 细菌性因素、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微生物性污染是公认的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三、怎样预防? 

  预防食源性疾病,要记住“食品安全五要点”。 

  1.保持清洁 

  (1)蔬菜、水果、肉类等买回家后先用流动水清洗。 

  (2)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后要洗手,烹饪结束后要洗手,洗手时一定要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至少揉搓20秒。 

  (3)保持厨房环境和厨具、炊具等的清洁也很重要。 

  2.生熟分开 

  (1)将生肉、禽、海产品与其他食物分开,单独存放。 

  (2)处理生食要用专门的刀具、砧板,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交叉污染。 

  3.烧熟煮透 

  (1)尽量少吃凉拌菜,凉拌类菜一定要充分冲洗干净,最好热水焯一下再调味。 

  (2)肉、禽、蛋和水产品类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1)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熟食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 

  (2)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剩余饭菜,未食用完的饭菜应及时在冰箱中冷藏,但冷藏不应超3天。 

  (3)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彻底加热或清洗干净后再食用。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不能耐受高温,可通过加热杀灭。加热食物时,其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并保持30秒以上。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1)清洗食材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 

  (2)喝清洁的饮用水,如瓶装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3)坚决不吃野味,不食用未经检疫的活禽畜。 

  (4)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不在无证照摊贩处购买食品,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 

  (5)警惕吃平时很少食用或没食用过的食品,出现过敏后及时处理。 

  (6)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7)注意餐具卫生,养成用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