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
2016年,尤溪县统计局围绕“我家在景区”这一奋斗目标,加强统计调查研究,改进统计服务内容和方式。获2016年度县(市、区)统计工作评比表彰第二名、县机关工作总评二等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先进单位”、“卫生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服务型统计建设】
加强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撰写各类统计分析信息文章150余篇,提供信息咨询400余次,其中:统计信息109篇、统计分析36篇、统计调研3篇、专题报告2篇,统计分析多次获得县领导批示。按照“快、精、准”的要求,印发《尤溪统计月报》、《尤溪统计摘要》、《尤溪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定期向县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国民经济各行业运行情况数据和分析资料,讨论分析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协助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完成综合试点、业务培训、宣传动员、清查摸底等工作。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9月,调整充实由副县长刘怀明任组长,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统计局等17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统计局,负责农业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县统计局副局长陈传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6月底前,全县15个乡镇普查机构均组建完毕。
普查准备科学规范。落实机构、经费、人员、场地、宣传五个方面,在“五落实”中突出把好人员素质关,除统计局全员参加外,从农林水相关部门中各抽调1名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从其他部门抽调长期从事过大型普查、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三位同志到县农普办工作。选调“两员”1326人,其中普查指导员357人,普查员969人,普查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特点;落实县级普查预算经费近300万元;完成电脑、PDA等办公设备采购;县乡两级普查机构收集基本单位名录以及政府其他部门的行政记录等有关资料;完成小区划分、普查地址编码;4~5月,在西城镇湆头村和后洋村开展省级综合试点工作;11~12月完成“两员”培训、清查摸底等工作。
质量控制贯穿始终。县农普办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办法、绩效考评办法、督查工作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在清查摸底阶段,县乡普查机构和各部门深入各村(居)巡查督导,现场解决农业普查清查摸底难题。
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县政府召开农业普查动员会和视频会,实现广播电视、群发微信、短信,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方式与基层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传统形式的有机结合。结合大型活动和热点活动宣传农业普查,在全县“蓬莱杯”和“沈溪杯”篮球赛、农普宣传月暨“农普杯”十佳金柑评选活动、文化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中发放农普宣传单,开展农普知识有奖抢答。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关心农普、理解农普和支持农普。
【统计“四大工程”建设】
做好企业层面工作,下发法律告知书、企业身份CA认证、建立“企业一套表”联系卡制度,开展“进企业,解难题”活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督导检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好技术指导。加强联网直报业务培训、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培训6期,共600余人次参加。严守“四条红线”,提高数据质量,加大在线审核的力度,做到“即报即审即验”。做好名录库工作,安排专人与市场监管、民政、税务、编制等部门联系,做好工业、房地产、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业的企业认定和名录库维护工作。建立挂包联系、联席会议、考核评比三项制度,全县“四上”企业直报率、通过率、审核率均达到100%,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平稳运行。维护统计网络安全,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统计文化建设】
把党风廉政建设、统计政风行风建设与统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各股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提醒谈话和股级干部任前谈话8人次,推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教育党员干部职工树立“忠诚统计,求真务实,诚信永远,服务无限,追求卓越,乐其见成”十六字服务宗旨。
【统计法制工作】
深化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统计年报、业务布置会等时机,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将统计法制知识列入县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和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制观念。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组织全局干部进行统计法律法规条款学习,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强化统计违法案件查办的规范化工作,在案件收集与查处方面,对统计违法案源进行登记跟踪,及时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建立统计报表签领、催报、查询、签收制度和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制度。全年监督检查21个单位,查处案件3起,结案3起,警告并处行政罚款3个单位,罚款0.3万元。
【统计队伍建设】
壮大统计队伍,在全省招聘1名普查中心工作人员,全县招聘3名统计局劳务派遣人员。增强业务本领,在局内开展“业务知识”互讲和结对帮扶新手等活动,聘请三明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开办《国民经济核算知识》专题讲座。调动干事氛围,调整部分专业人员工作岗位,提拔4名副股级干部和2名正股级干部,设置AB角岗位(在每个岗位都设置两名工作人员,其中工作人员A(即A角)为业务主办人员,对工作负主要责任,工作人员B(即B角)为协办人员,对工作负次要责任)。(蔡尊勇)